登录

《送居厚弟堂禀二首其一》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送居厚弟堂禀二首其一》原文

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吾灾因抱椠,子咎在埋轮。

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

要须留晚节,它日白先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居厚弟堂禀二首其一

宋 刘克庄

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吾灾因抱椠,子咎在埋轮。 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 要须留晚节,他日白先人。

从这些词语看得出有劝弟以方、嘱勉自责之意,但我们却不可仅从这里体会诗人作此诗的本意。除了上述动机以外,诗人的联想到自己也同潘、刘、许等人一样蒙祸受害、交友不慎以致仕途黯淡的时候,自伤不遇的情绪也就情不自禁地一齐发泄出来,有时笔锋含有怒其不争的苦涩味了。古人诗句,有时用来为自己引证;引用诗句要适得其妙;事在措辞之间而又近于游戏的遣词用字叫作凑韵诗(纪昀称它“浅切而不吃脱”)。它在这首七律里恰恰获得了一个应用的实例。对古人所谓因人成事而招致灾祸的悲惨结局,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作为例证,一方面说明自己交友不慎而受害;另一方面也劝诫弟弟要慎重交友,不可为名利而沉溺、盲目去追逐一些表面的光环,必须警醒自己的沉浮祸福之命了。因句与韵的收束恰好吻合得十分巧妙自然。 “俱被光华遣,同归寂寞滨” 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感慨自身经历的特点。“光华” 比喻为人在仕途上招致的一切表面荣耀光彩,“寂寞滨” 则形容事变纷纭的当时朝廷在乱世中所处的一隅地位。“光华遣”等于说为世所弃,和“寂寞滨”一结为一体,作者憎人弃之的情绪溢于字里行间。“吾灾因抱绢,子咎在埋轮”这实际上仍是对朝廷宠佞辈互构陷害的一针见血的痛斥!它的内在力量仍在赋予经历了嫉妒中伤所表现的委屈之情;表明倘若对交游如孔子所说不应妄取;一个人偶然生了一些仇嫌议论终究是会雨过天晴的;说明了害在朋友绝没有好结果!“记忆烦明主,招徕到远臣。”这又是作者劝诫弟弟的又一内容了。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你何必担心朝廷不会记起旧事而重用你呢?只要自己谨慎行事,多交些贤臣良友就不会有什么祸患了。然而联系全诗来看则又并非如此。诗人是意在言外、一箭双雕地告诫弟弟:其一不要为名利而结怨遭嫉;其二则要谨言慎行、谨慎交友以防友朋相害。在诗的结句中诗人又发出了“要须留晚节,他日白先人。”的号召。这一句是说:你须要保持晚节以不辱名节终老而告别人生;倘若朝廷起用贤良之臣时自己也不必显扬于世而玷污先人之名了。这一句又具有劝诫和自慰的双重含义在内。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整体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