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等闲曲子压和凝曲子相公。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宋代刘克庄所创作的一首词的创作背景和他的自我人生态度的充分表达:
刘克庄笔下的诗词似乎始终带有些许浓郁的人生凄楚和无可奈何,这首《临江仙·己酉和实之灯夕》也不例外。此词是刘克庄与友人同游灯会时,在欢乐之余,回首往事,抒发人生感慨之作。词中描绘了当时都市繁华的景象,与三家村的老实人作对比,抒发了词人深感时光流转,华年已逝却事业无成之意。词句独特,前半段记录了自己的旧事以表达内心的欣慨之情。在继承前人的词笔之外,他也创造性地流露出自我个性和对生命的洞察力。
对这首词的理解需要留意的一点是作者自我的人生态度在其中闪烁其间。如"三家村送老",并不是直接对社会表示批评,也并非嘲讽田园生活的艰辛,相反是在透露他此刻虽心存悠然却有满满的无法抹去的知命之愁和时运之哀。这在"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等闲曲子压和凝曲子相公。"这几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刘克庄在这几句词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曾经有过壮志,有过辉煌,但无奈岁月无情,人生无常的无可奈何。这些情绪通过描绘当时都市繁华的景象更为鲜明地表达出来。然而即使在这种环境中,词人又展现出一种淡然自若的态度,他说"纵游非草草",即便人生已步入晚年,年华老去,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的词笔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坚韧而又无奈的生命力。
在结尾时,刘克庄用"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淡然和知足常乐的智慧。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繁华与富贵,而在于在平淡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用炉火熊熊的半炉火和一盏明亮的书灯象征着生活的平凡和温暖,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现代译文:
回忆起当年华丽的车驾和玉笛,涂脂抹粉都曾有过。随便一首曲子都能压过和凝公的曲子。虽然这短暂的繁华游历并不是草草而过,但毕竟也老了,即使是醉酒后也要勉强清醒。如今只能在三家村度过晚年,像罢讲的老僧一样无所作为。再也不用登上高楼百尺了。只需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享受平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