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
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
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
吾万卷书将付汝,胜如制诰水银银。
现代文译文:
门前突然来了满堂宾客,都在惊讶地议论瞿聃送来的麟儿。我不愿意去做朝堂柳边忙碌的客人,更愿意做一个悠闲地在花下逗弄孙儿的老人。早年把他抱在膝上是一种特别的钟爱,晚年含饴弄孙自是当食中的珍品。我的万卷书籍将要交付给你,胜过控制水银的制诰。
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庆贺友人得孙而作。友人给他送来了一孙,满堂宾客都为之惊讶,诗人也为之欢娱不已,自然就有此诗赠送给他,希望他欢乐不已的情绪得到延伸和升华。起笔“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就说得非常惊奇喜溢。不过这个场景的描述既不能像实录镜头一般精细周到,也不能像实录感受一般真切具体,它只是诗人情绪的投射。他是在庆贺友人得孙这件事上感到欣喜,于是满堂宾客也像瞿聃一样抱着送来麟儿,真是喜气洋洋。然而诗人毕竟是诗人,他并不满足于这种情绪的投射,他还要把这种情绪加以升华,于是“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二句便应运而生。这一“懒作”一“宁为”把诗人的情绪进一步深化了,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了。看来朝堂之上的忙碌奔波还不如悠闲的花下弄孙有趣有味呢!诗人在对比之中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但他并不就此打住,而是要进一步再作点什么发挥。于是又有了“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二句。诗人说早年把他抱在膝上是一种特别的钟爱,现在虽然老了,还要把弄孙当作一种美食来品尝。从这不断深化的情绪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诗的最后二句是点睛之笔。“吾万卷书将付汝,胜如制诰水银银。”在前面的渲染、深化和发挥中诗人已经把友人得孙与书香之门的传承连系在一起了。再听听他将来得孙后的叮嘱,怎能不说是可遇不可求呢?于此见出刘克庄构思行文的浑成无痕和真情妙手,任何奇才绝技在这里也无法施展!可以说从以上赏析可以看出此诗虽为庆贺友人得孙而作但读来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在轻松愉悦之中我们体会到作者闲适心情中的一些无可奈何情绪。
此诗起笔夸张奇特喜溢言外,接写友人满堂宾客惊奇欢娱情景。“懒作”二句又用对比手法,加强欢娱之绪,又深化主题。“小年”二句又将早年抱孙与晚年孙辈长大成人时祖孙情笃的喜悦写得一往情深。“吾万卷书”句又照应首联“衡门忽有满堂宾”,兼写自己愿将学问传授给孙子之意。“胜如”句用比喻手法收束全篇,将全诗感情升华到极点。此诗全篇一气旋转,浑成自然;章法上层层深入,步步顿挫;语言上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可以说这首诗在刘克庄诗中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