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丹书大圣初元,白发先朝遗老。
浪言铁笔犹存,不觉玉山自倒。
夜半闲饮醉酒,虽则饮少却已觉得有些醉了。闲坐至微有醉意,眼前忽然朦胧,醒来后才看到已经是次日早晨了。醉卧中回想起在官场上半生的起伏变迁,曾经和诸君唱和作诗、开怀畅饮,都是烟消云散。想自己官位也就像春风过后的残花,风过无痕。虽说是朝中的老朋友都不在了,独自喝酒倒也清净,但我这个人依然豪情万丈。不禁有些羡慕老松那样可以在岁月的流逝中矗立不倒,久经沧桑而初心不改。人生中的起起落落都是必然的,当走则走,何需过多的悲伤和感慨?在孤独和寂寞中反思自己的前半生,除了借酒消愁之外又能做些什么呢?尽管已经衰老不堪,但我仍然怀有报国的志向。就如冰在霜雪之下固然先已融化为水,但我心中的豪情壮志绝未改变!刘克庄写过很多诗歌感慨朝代兴替,其中所包含的家国之思悲凉慷慨、催人泪下。我凭借诗书万卷和一把铁笔为生,如今已年过半百却仍然官位卑微。刘克庄是南宋后期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却又反对“暴发户”轻举妄动的诗人。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家国之思、怀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首诗正是如此。刘克庄善用对仗的手法,且以口语入诗,这种形式为他的诗歌带来了非常鲜明的特色。此诗就体现出了这种艺术风格。“丹书大圣初元”,在书法家所称的“丹书”中诞生了一个大圣王朝作为历史的背景。而这个“大圣初元”则是刘克庄以唐代的唐太宗贞观年间作为对当时南宋朝廷的一种美好的寄托。“白发先朝遗老”,在这样的丹书和盛世之中又有一群忠贞的遗老在前朝中一直陪伴着老朽的自己。“浪言铁笔犹存”,当听到流言说只有区区的一支笔尚存的时候,我似乎感到有些惊讶。“铁笔”原指我手中这支笔具有可以定国安邦之用,“犹存”是说这只笔仍在,“不觉玉山自倒”,已经不胜酒力了。“玉山自倒”是指因为饮酒过多而感到有些朦胧昏醉了。在朦胧之中刘克庄也回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起伏变迁,不禁感慨万分。“先朝”指宋理宗在位期间;“遗老”指自己及与自己同辈出生的老人都曾为宋王朝服务。刘克庄晚年常以此自称,此句亦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耿耿忠心。“浪言”二字颇耐人寻味,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中那些只知苟安于江南一隅、不思北复中原的官员们的讽刺和不满。“丹书大圣初元”一句中,“丹书”借指书法家的墨宝,“大圣”借指南宋王朝。书法家们常以墨宝来祝颂王朝的兴盛,故称“丹书”。“初元”是佛教用语,相当于佛教中的“劫初”,是道教对南宋王朝的一种美好寄托。刘克庄是南宋后期的诗人,他始终不忘朝廷,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岁华老矣感前回”这一句抒发了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岁华老矣”即“年华老大”之意。“感前回”是回忆往事的意思。“念尔游方外”,尔指你们、众人;游方外原指僧人外出云游、访道求仙等出世之事。这里借指诗人在闲游之时得到了治国良策而无法实行时的感慨。“动愁月堕西”,刘克庄是文臣而能饮酒放达于此,令人不禁想到杜牧的那句诗:“将衰朽之年、忽饭分茶”。同时他也再次强调了自身的满腹诗书才能终究是无法用武之地!在此种种纠结与心酸中作者的晚年生活凄凉可想而知。“谢公高兴仍依旧”,“谢公高兴”指谢景出爱看的风光与场景,这首诗引用了晋朝的谢灵运赞扬永嘉山水的话语,“仍旧”、“依旧”、“仍照旧”重复提起时表达出了深深的惆怅。岁月的流转带不走文人的悲欢离合和对旧日的怀念,“飞鸿一似旧时人”下句呼应开头的饮酒一节尤为奇警、不俗、浪漫之意由此迸发。“玉溪何必谩凭肩”,玉溪(王维)这里用以借用其《相思》诗中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