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咏一百首·苏秦》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杂咏一百首·苏秦》原文

常产常心论,平生不谓然。

晚知苏季子,佩印为无田。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杂咏一百首·苏秦》的赏析:

在众多的宋代诗人中,刘克庄的诗歌风格犀利而直率,他的诗歌往往能够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他的这首《杂咏一百首·苏秦》也不例外。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一位名叫苏秦的历史人物展开。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自己的智谋和勇气,赢得了各国君主的尊重和信任,他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刘克庄却对苏秦的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常产常心论,平生不谓然。晚知苏季子,佩印为无田。”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一个人只有财富和权力,却没有自己的产业,那么这个人可能无法拥有真正的内心满足和幸福。这是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他通过苏秦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权力地位,而忽视个人产业的人的批评。

然而,在晚年的时候,刘克庄却对苏秦产生了新的认识。他发现苏秦虽然拥有权力,但他的内心并不满足。他明白了苏秦之所以佩印为无田,是因为他想要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产业,以实现自己的内心满足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苏秦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度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内心满足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思考和反思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我们都应该追求自己的内心满足和幸福,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将原诗中的古文表达转化为现代文,以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在这里,“常产常心论”可以译为“只有稳定的产业才能带来内心的满足”,而“佩印为无田”则可以被理解为“尽管拥有权力地位,但内心仍然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产业”。这样的翻译更贴近现代文语境,也更易于理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