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杂咏一百首·孙策》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杂咏一百首·孙策》原文

鱼服俄离网,龙泉忽缺鋩。

却将江左业,分付紫髯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文平远地东西,木绣乱鸦啼。昔我逃袁绍,宁辞嬖妾妻。 被缁身脱谪,载节返匡时。总为英灵主,三军俱涕洟。 翻译: 在平远的江东一带,乱鸦聒噪着树木的花绣。我曾逃避在袁绍手下。袁绍荒淫无道,不听忠言。他曾经宠爱的一名小妾在行刺我失败后,不得不放弃杀掉她的想法,被迫无奈之下向南投奔孙策,可叹那雄姿英发的紫髯青年在决战中被刺伤落马,终身未能复原,至此他的传奇般的行动流传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鉴赏: 这是《杂咏》一组中的第三首,诗人从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中单选了孙策予以吟咏,突出歌颂其“英雄事业”。虽只寥寥数语,却颇精警绝妙。诗人早年为文主张“言皆中世音会,与为而不有,求诸未得而已”,亦往往数语尽传数人之状。读此诗令人想见当年叱咤江东的豪杰之概。“木绣”二字妙喻形容稻杆上那阵阵像鸟儿啄花样的风雨留下的假活符一般的累累芒花(又回应首句的“草木表”)不禁让人产生许多的遐想联想!可谓有“图穷而匕首现”之效了。“眷顾袁公”和“垂髯大笑”,古态毕出。“逆操遁刘”,少年英锐和毅然独战的印象宛如现前。“泽匪民雠,军非校尉”一片悲愤心声尤为激烈悲切、激动人心,也不禁引起对国家的不幸的感慨……观人知世!有人觉得在平远辽阔的空间如轴滚动历史的板块特有一份悲凉的意味袭然而上诗人创作富有概括总结精神内涵胜在选取的典型性! 此诗以孙策被刺这一史实为依托,赞颂孙策的英雄业绩。末句说“却将江左业”,是承接中又加以想象发挥:孙策死后,其业尚能独传于张昭孙权等人,而且后来还能发展成为东吴霸业——这些与昔年孙策之雄风都是不可分离的!以此与后代群雄进行对比、质之古人也算是得失相半吧!古韵昂扬之间又能加入许多抒情意味非即景咏史也。此外最后一句一语双关用“紫髯郎”对成古意和借指英雄的人物也可谓用心良苦了。现代人的文风大概也可借鉴一二吧! 全诗质朴古健,读来朗朗上口。诗中多用典故、事类、古语、成语并贴切自然使之富有象征意味也算一大特色吧!此诗可视为诗人自己早年的自我写照也!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