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戊申年七夕五绝》宋钱惟演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钱惟演

《戊申年七夕五绝》原文

骊阜凌云对玉钩,千门高切绛河秋。

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宋词原名《临江仙·七夕》,为宋代诗人钱惟演所作。以下是我对这首词的赏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对七夕的描绘,以及表达出的一种人生思考。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民间重要的节日,但在这一天,钱惟演却联想到人生中更为普遍的存在——生命中的聚散与无常。

首句“骊阜凌云对玉钩”,用比拟和实景结合,勾勒出一幅壮观的画面:骊阜,即骊山,是长安著名的山峦之一,此句形容它在云彩之上,似欲凌云直上。而对面的“玉钩”,则借代牛郎织女相会的月桥,同时也与上句“千门”形成呼应,描绘出高耸入云的宏大景象。

“千门高切绛河秋”,进一步描绘了七夕的景象,千门万户,灯火通明,仿佛能听到绛河的潺潺流水声。这一句不仅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也暗含着对牛郎织女相会场景的想象。

在第三句“欲闻天语犹嫌远”中,“天语”即指天上之音,有追求天上美好的象征之意,象征人与上天,人的无限渺小和天空的无垠宏阔。“犹嫌远”表示在这种大背景下的落寞感。以夜晚不能近距离地倾听天上人说话的情感描写,形成视觉的弥补和听觉的反衬。

最后的“更结三层乞巧楼”给人一种宇宙中无法割舍的美好情感的继续寻找感和追寻感,也为人生如何能延续美好的信念描绘出一个深远的样子。从多层次角度完成了诗意的描绘。

结合这首诗的整体解读和对关键部分的剖析来看,这不仅是诗人七夕时对牛郎织女相会场景的描绘,更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表达:尽管生命短暂,但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命的束缚,去追求美好。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现代译文如下:

在骊山上云端之上,对望的是天上结成的钩子,京城里千万人家,灯火通明仿佛能听见绛河的流动声。我想要倾听天的声音,却又觉得声音太过遥远无法听见,在无垠的宇宙之中我希望能有一座可以尽心构造的三层乞巧楼。以此来寻求与感受美好的无限可能性。

以上是对《戊申年七夕五绝》这首宋词的赏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