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戚继光
使者临关日拥旄,天威只尺壮神皋。
指挥乍结车骑阵,战守还凭虎豹韬。
万阁凌霄金作垒,五兵飞雪玉为刀。
年来愧博君王宠,幸有边尘识二毛。
汤泉大阅
明 戚继光
使者临关日拥旄,天威只尺壮神皋。
指挥乍结车骑阵,战守还凭虎豹韬。
万阁凌霄金作垒,五兵飞雪玉为刀。
年来愧博君王宠,幸有边尘识二毛。
汤泉是古时名泉,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麓,风景幽美,是越中游览胜地。戚继光任浙东西提督,驻节绍兴时,常来此温泉沐浴。此诗即写他在汤泉阅兵的情景。
首句“使者临关日拥旄”,写自己作为军使,威风凛凛地到达边关的情景。“使者”指出身份;“临关”指到达边塞;“日拥旄”描摹神态:威严雄壮;“天威只尺壮神皋”中的“天威”即上句“拥旄”的进一步具体化。“壮”字又使边关的神气更增加了。入题虽然比较引人注目,但却只概括地形容了一种题旨。“指挥乍结车骑阵”,作者用以表现出身军队的锐气和决心;“战守还凭虎豹韬”表明无论行军布阵还是加强守卫,都具有如虎出穴式强大的攻击力和灵便的跳跃力。“万阁凌霄金作垒”写边关城楼耸立入云,气势凌厉;“五兵飞雪玉为刀”则写兵器闪耀着白光,如同落雪一般。这两句中,“金”、“玉”二字运用了借代手法,它们分别代表金和玉两种物质,形象地描绘出军威之锐利,器物之美。“年来愧博君王宠”,以上几句全是题中所述内容的客观叙写,但这几句却是表达了对统治者给予的宠信的感谢,也就是说含有深恩图报的心情。由此进一步写出“幸有边尘识二毛”了。这样既回应了“使者临关日拥校”诸句,也把自己的心境公之于众了。“二毛”代指白发,隐喻老年,句中带有悲哀自己报国力衰的感慨。“幸有”一词把预想的跟愿望区分开来:认为会有这么一天发生。这里的奥秘是在说理、言情,是“文心雕龙”。通篇描摹军事部署气势、兵器寒光、阁高气势、边尘识战,表露出作者雄姿英发、积极备战的心情,用意峻切深远。同时笔力雄健有力,章法井然有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文学才华和英雄气质。明代文学家储槛曾经赞美戚继光的《塞下曲》四首诗云:“本是男儿树大名身副将矣……篇篇必超物不犹诗兵战勿及孙子未够;甚么别陈西鉴焉足齿谢廷缙呢。”这样评论是有深刻的认识的。《清绮斋订左氏谷梁春秋后叙》从李方允之作中对它传写摘要兼力加以评价是错的、致片面的认识不在自己的自文过取词隘谬见若懂‘十万莫好超知百异既嫌工轻如何演不尽孙子盛道。可不要因为继光久习儒业就忽视了他精通兵法文武兼备才略兼长的人品与功业呀!”(引自戚学标撰《戚少保年谱》)此可见他亦一代儒将也。《汤泉大阅》一首深于情而工于笔颇具风韵颇能传世之作。
以下即是此诗的译文:
边疆的使者一到关隘就手握旄节,威风凛凛地出现在边疆。汤泉壮丽的山川彰显了天子之神威虽距天子很远却让人感觉到天子之心猛增三军的气势!布置阵法车骑往来整齐有序作战布阵还要靠战守之策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三军精锐气势不可阻挡。巍峨的高楼用金做成亭台楼阁直冲云霄闪烁着寒光雪白的兵器像落雪一样纷纷飞舞发出锵锵之声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惭愧不已?我这一生一直受到朝廷的恩宠真可谓无以回报幸运的是我知道这种壮观的景象使得敌人胆寒边境安宁、风烟宁静这一美好场景为皇上所赐疆场烽火我应当荣幸目睹并且将它传颂后世呢!
戚继光生活在明代中期我国面临倭寇骚扰边疆不稳南满后金虎视中原形势复杂形势危急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时代氛围与长期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