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哭张道古》唐郑遨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郑遨

《哭张道古》原文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

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

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

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郑遨,唐代著名隐士,他的一生,既不趋炎附势,也不追求功名富贵,他敢于直言,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指责皇帝的过失。这首诗就是他表达自己心声的作品。

首联“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表达了他对昭宗时期政治的看法。他曾上书直陈国家政治弊端,忤逆了昭宗,这样的行为让人深感悲痛。第二句“扑落西南事可伤”,在古代汉语中,“扑落”常常用来形容落叶纷纷的情景,象征着事情的落寞、消亡。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政治变迁的感慨和哀叹。

颔联“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揭示了他的思考深度。他不仅指责了当朝的政治,还从天道的角度出发,对忠诚良臣遭受迫害表示深深的怀疑。这种疑虑体现了他的道家思想,以及对公正和公平的深深期盼。

颈联“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回顾了他的生活和影响。他生前以占卜为生,居住在三蜀地区,死后名声却传遍了大唐。这一联写出了他的平凡和朴实,也揭示了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尾联“谁是后来修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呼唤后来的修史者能如实记载他的事迹,尽管他已经死去,但他那种坚持正义、坚守良知的精神应当永远传承下去。言简义丰,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和责任感。

郑遨作为一位忠诚的文人,他用他的诗篇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良知。他的诗篇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他对社会、对国家的深深关怀和期待。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现代译文如下:

我曾上书直言国家政治弊端,忤逆了昭宗,西南之事令人唏嘘。若非让谏臣始终受辱,我始终怀疑天道厌恶忠良。生前我以占卜为生居住在三蜀地区,死后名声传遍了大唐。后世修史之人谁能如实记载我的事迹?希望你能坚守正义,力挽颓纲。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