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郑遨简介,郑遨的诗有哪些

郑遨作为晚唐隐逸诗人代表,其诗作以《富贵曲》《伤农》等讽喻诗闻名,通过'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等凝练笔触,深刻揭露社会矛盾。其作品延续杜甫写实传统,以质朴语言展现民间疾苦,与皮日休、聂夷中等共同构成晚唐批判现实主义诗潮。虽存世仅十余首,但'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等诗句已成为唐代赋税批判的经典意象。其隐居不仕的处世态度与辛辣尖锐的诗风形成独特张力,在唐末诗坛独树一帜,后世常将其与'山中宰相'陶弘景并论,视为乱世中坚守文人良知的典范。

郑遨简介

郑遨(866-939),字云叟,号逍遥先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唐末五代著名隐逸诗人。少习儒学,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隐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并称"华山三高士"。其诗多写隐逸生活与自然景物,风格清逸超脱,代表作《富贵曲》以"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讽刺权贵奢靡,传诵甚广。后晋高祖石敬瑭屡召不至,赐号"逍遥先生"。晚年移居少室山,著有《拟峰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17首,多表现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之情,在唐末诗坛独树一帜。

郑遨生平

郑遨(866-939),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唐末五代著名隐逸诗人。少时力学,屡试不第。唐昭宗时,见天下大乱,遂绝意仕进,携妻隐于少室山,自耕为生,与道士李道殷、隐士罗隐之并称"三高士"。后晋高祖石敬瑭屡召不仕,赐号"逍遥先生"。其诗多写隐逸生活与自然景物,语言质朴,意境清远,《全唐诗》存其诗17首。晚年移居华阴,以寿终。著有《拟峰集》,已佚。其"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等句,反映民生疾苦,尤为后世称道。

郑遨代表作

郑遨是晚唐著名隐逸诗人,代表作有《富贵曲》《伤农》《哭赵象》等。其诗作以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著称,善用白描手法展现民间疾苦,如"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的尖锐对比。作为乱世中的隐者,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既有"不炼金丹不坐禅"的洒脱,又有"不会苍苍主何事"的愤懑。在艺术表现上,诗人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以浅近语言寄寓深意,形成平实中见锋芒的独特诗风,其《茶诗》"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等句,更开创了以茶入诗的新境界,对宋代茶文化诗词影响深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