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喻良能
红莲犹得爱青山,翠木苍萝处处攀。
云水窟中聊假日,簿书丛里暂偷闲。
幨帷车乘春同到,灯火城门夜未关。
我亦林泉曾俯仰,只今双屦又尘寰。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够喜欢:
在宋代诗人喻良能的一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北山,欣赏那里的美景。诗中描绘了红莲、青山、翠木、苍萝、云水、城门等生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气氛。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红莲的喜爱,因为它与青山相映成趣,表现出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愿望。而“爱青山”的描述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自然情怀,他在忙碌中找到了片刻的闲适和欣赏大自然的机会。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北山的美景。他赞叹于翠木苍萝,描绘了人们攀援其间的感觉,这些美丽的树木和藤蔓是如此吸引人,让人们无法抗拒它们的魅力。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所描述的云水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诗意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空闲时间,摆脱了繁杂的公务。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也表现了他对公务和责任的理智对待。
接着,诗人提到了春日游山时一同前来的车马和城门夜未关的事实。这些细节都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愉快心情和他的生活享受。他赞叹着这种难得的自由和放松,并感叹这种时光如此短暂。
最后,诗人再次回顾了自己曾经的林泉生活,虽然现在的自己已陷入了尘世之中,但他仍能在诗中找到一丝安慰。这一转折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坚韧,他尽管生活在世俗之中,但依然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游北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自然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坚韧。这样的情感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让人对自然和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将原文中的文言文元素转换成现代语言,以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但请注意,译文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原文的诗意和韵味。
红莲依旧爱着这青青的山峦, 翠木苍萝处处引人攀援。 云水之窟暂且放下公务, 文书丛中偷得片刻清闲。 车马帷幔与春同至北山, 灯火城门在夜色中未关。 我也曾在那林泉间游走, 如今双屦又落入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