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洪右史赴召三首其一》宋喻良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喻良能

《送洪右史赴召三首其一》原文

胸蟠补衮五色丝,笔驱波涛三峡词。

上追班马真辈行,下视燕许如儿嬉。

拙工废绳那足道,巧匠缩手今当施。

前途着鞭政须急,玉堂独步非公谁。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为您赏析的文本:

在清澈明净的晓雾中,远行之人徐步向斜阳古渡头而去,思古惜别之情的送者一一笑视置之不顾,同时也足显“鸿雁”旅行的无名光辉与豁达之气概。吟唱一阕才似水落石出,才子洪右史的离别,并非寻常的仕途升迁,而是奉诏进京。

“胸蟠补衮五色丝,笔驱波涛三峡词。”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赞美洪右史的博学多才。诗人说,洪右史胸中盘踞着的是治国之策,笔下能横扫波涛,写出的文章足可以压倒古人。这几句充分显示了洪右史的卓越才华。这样的人物被选中,对于国家和人才本身来说,当然都是好事。在语言上,也是流畅自然的,为下文的抒情张目。

接着的“上追班马真辈行,下视燕许如儿嬉。”两句是洪右史文章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洪右史的期望。洪右史与班固、司马迁、马周、许敬宗齐名,都是当世的大手笔。这样的名流一起写文章,文章自然如儿戏般优美。诗人对洪右史的期望也由此可见。“拙工废绳那足道”,诗句在这里是说不通的,因为没有具体的原因和对象。“拙工废绳”的典故出于《荀子·劝学》,其中提到一个人在陋巷中坚持不懈地练习弹琴,“邻国舟子”“皆舍其巧”,改做其他的营生了。这恐怕是不确切的。这里诗人可能是想表达“绳之以法”的意思,但表达得不够准确。“巧匠缩手今当施”,是说洪右史这样的奇才应该得到重用,施展才华。

“前途着鞭政须急”,是对洪右史奉诏进京的具体注解。“着鞭”语出《晋书·王敦传》,用鞭子抽打马匹前进是古代出征将士的行动写照。“政须”二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应当的意思。全句是说奉诏进京之后必须急速前进,不可迟缓。

“玉堂独步非公谁”,则是诗人对洪右史的祝愿。希望洪右史如鱼得水进入翰林院这样的中央政府机构,做出突出的政绩。“玉堂”指翰林院,“独步”意为出众的,出色的。“非公谁”就是“非我公谁”的倒装句式,意即“不是公谁不能和公比拟”。这几句使用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内容紧密联系着诗人对友人的良好祝愿,有祝愿友人事业有成、平步青云的意思。

整体来看,《送洪右史赴召三首其一》诗中的情感既有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对他博学才能的赞美,也有奉诏赴京这一历史大事件背景下的催人奋发之感,真挚热烈,沉着有致。读来朗朗上口,于自然流畅中见出作者炽热的情感。诗人寓情于诗的手法,更令人称道。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