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宋喻良能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喻良能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原文

江边钓雪翁荷笠,道上行人马度桥。

说与儿童须爱惜,莫贪琼屑撼长条。

现代文赏析、翻译

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

宋 喻良能

江边钓雪翁荷笠,道上行人马度桥。 说与儿童须爱惜,莫贪琼屑撼长条。

诗人选取钓雪翁、行人和马这三个具有流动性和动势的场景中的特写,生动地再现了一幅“雪桥图”。这也充分说明诗人在作诗构思时是相当精心的。一个“翁”字,从钓雪中看出确实是一个老翁。在漫天大雪中垂钓,显示了钓翁的生活情趣。此翁斗篷蓑笠,俨然古风。大雪中的行人赶着马匹经过浮桥,从浮桥上度桥的情形看去,行人虽然也穿行在雪地里,但毕竟不是深行荒野的艰辛;同时也映衬出孤钓翁心远神怡的风貌。“翁”由现实入手,因时间过程略作挖掘与取舍。“道上行人马度桥”本来很容易略过去不说,但是因为巧妙地切入了翁的情貌并组织入诗行间交叉状写出了一部分通过观望独钓翁出现的诸多表现而呈现出来的活动,不仅在视觉上有了行人马匹的活动、声音、形状、颜色的立体展现,而且在动中更显出古翁钓鱼的静趣来。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使得诗的意趣更浓。最后两句也是经过巧妙地加工锤炼而形成的警句。诗人在字面上两次写到“琼屑”(次),已属奇特,但是后句将这细微声音的响声化为形象予以展示更是异峰突起。这首绝句三处组织构思而绘出雪趣图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前二句于草树山石各尽其妙而能统摄全篇主旨并最终完成境界构造;后二句于清空高妙中饱含了深厚的内涵与丰富的想象。在谢监丞子长的诸多诗作中实属上乘之作。

鉴赏完了诗作之后,我们再从内容上作些许解读。“莫贪琼屑撼长条”这一句妙笔生花将垂钓翁在雪中垂钓时琼屑纷纷的情状与雪桥图上长条垂拂的柳枝表现得生动而传神。这里也含蓄地告诉人们要爱惜柳树之类树木,对林木的爱护也是对自然环境的爱护,这也是古人写诗作画经常体现的主题之一。从谢监丞子长的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雪中各种场景的美妙之处来。同时,这也告诉我们一个诀窍:对于不同场景的描绘只要我们从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该场景特有魅力和诗人情趣的场景着墨勾勒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许是“以小见大”的范例吧!“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确实给人们留下了不少回味与遐想的空间。

再现代文的翻译就是:江边有位老翁在寒风中垂钓,头戴斗笠,身上是荷笠。路上的人们骑着马儿走过桥来。老翁告诉孩子们要爱惜树木,不要摇动长长的树枝!

译文力求保持原诗的意境和风格,在个别地方作了调整与润色。例如,“道上行人”改为“路上的人”,“琼屑”改为“玉屑”,“长条”改为“垂柳”。在尽量保留原诗意趣的前提下加以创造性转换、再生,这是译文贴近原诗而又与原诗意境神韵相去最近的好方法。如果对照今人诗句去读古人诗句或者反之读今人译句难免不知所云之时还是没有离经叛道之路的好。“高山流水知音见”便只有大师解人了!谢谢您的指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