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踏青游·岭上梅残》宋无名氏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无名氏

《踏青游·岭上梅残》原文

岭上梅残,堤畔柳眠娇小。绽数枝、横烟临沼。既大雅,且秾丽,繁而不扰。冒寒来、游蜂红蝶尚阻,年年占得春早。澹白轻红,清香迎芳道。更情与、碧天如扫。魏台妆,吴姬袖,妖妍多少。为传语、无言分付甘桃李,不比闲花浪草。

现代文赏析、翻译

《踏青游·岭上梅残》赏析

岭上的梅花凋零残败,堤畔的柳树娇小眠息。几枝嫩芽,横卧在烟雾中,如同将碧绿的池塘点缀。无论是大雅之风,还是浓艳之色,都展现出繁盛而不纷扰的景象。冒着寒冷,游蜂红蝶尚且被阻挡,而年年却早早地占尽了春光。淡白轻红,清香迎面而来,芳香四溢。更有情致的是,碧空如洗,一片清明。魏台妆饰的女子,吴姬妖娆的衣袖,又增添了多少春意?请传话给桃花和李花,它们可比那些闲花浪草更加值得欣赏。

现代文译文:

在山岭上,残存的梅花和堤岸旁柳树都安静地休息。突然间,几枝嫩芽在池塘边绽放,犹如横卧的烟雾。这就是大雅之风的象征,浓艳而又不俗。它繁盛而又不显纷扰。寒冷的天气里,只有那些红色的蝴蝶和蜜蜂在周围徘徊。每年这个时候,它总是早早地占据了整个春天。它的颜色淡淡的如同雪一样,如同粉红色的棉花一样轻柔温暖,清香飘荡在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碧空如洗的天空更是给人以明快之感。看着这一切的人都在惊叹它的美丽和风情。更有甚者,这种清新和美好像是一场久违的洗礼。游人都在赞叹这种美好,希望把这份美好分享给那些更懂得欣赏的人——桃花和李花。它们虽然不是最名贵的花种,但它们却拥有着与梅花同样的品格和风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视之情。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情与”、“魏台妆”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