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失调名》宋无名氏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无名氏

《失调名》原文

说与教知。便是中朝一汉儿。

现代文赏析、翻译

《失调名》

此词为宋代无名氏所作。词中记述了主人公被朝廷遗弃,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以自嘲的方式进行调侃的心境。

现代文译文:

只能对知己谈起,虽然我是朝廷中的一个臣子,却被他们忘却,无可奈何啊,以自嘲的方式调侃着。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抒情之词,叙述的口吻似乎是在调侃,嘲弄自己,而内心却是无限凄苦,不易言传。

这首词上半片的措词颇自谑其意。称自己“便是中朝一汉儿”,对皇帝朝廷竟毫无用处,言外有轻蔑之意。词人觉得还不解恨,又把自己称作“薄命人儿”。宋朝人常以此称自己为官而不掌实权的人。写到这里,还觉得还不足以表现怨愤心情,于是进一步把自己比做“岭外逢时橘一”之叹无处不碰壁。见北宋史学家郑樵在岭南当兵过着以亡国亡族之虞的日子的困厄生涯,《焚椒录》这里讥笑佞臣唯盼望后日相位到来这种可能性他们暂时可不希冀,(可惜文人士大夫忧劳辄耻之的腐朽思想)说:“何日是来时?”

下半片写忧国忧民的忧思。“又怎生去得?”忧愤无以解除,发为无奈之叹!“更天公教得”,则把这种无奈的感情推上了顶点。“去时行处”写得亦苦亦怒。“贪看杨柳入时衣”,时尚不肯轻易改变:“狂登野径作人歌”这种平实的记述如果落在别首词上倒极有特色。“坡似寿阳真侠女,得难人世”,“谪仙居是教成作。妆非舞影不留空枝上,终遣素娥共带把人行”宋代社会甚至形成以树影见绿辨别官员行迹的社会心理。《庄子渔父》:“渔夫隐世,与时舒其容而浮人治。”李白“交友无言贵贱平”。林逋说“尘容俗状不可以久羁。”写登山所见的景色可游者还有不少。下片也反衬了自己不忘社稷苍生的忧念来衬出不能解民愁的惭愧之情来。“也同浪迹。”意思是只有学神仙,不求得道升天的人似孤云随飘荡。“不须更上新丰路”用陆贽弃官回乡的故事来加强此词的反衬效果。陆贽在唐德宗兴元元年弃官归隐故乡平水。这里用典是暗含着“归隐”的意思的。

这首词通篇自嘲自讽,从词中透露出作者的内心感情可说是十分真切、深刻的,手法巧妙又善言人所难言且用“词笔忠肝”、“和墨与泪”的手法注入了激愤的情绪、浓烈的感彩来又未道作者中心之情奈何哉至此文学的可塑性与尽言不尽意的美学效果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此词作虽然是一种遣闲之作却是作者的痛在肌肤苦在心底的倾诉笔调戏谑俏骂并具有粗犷、纯朴的艺术风格使人有极委婉、真切之感因此脱却甜熟率套、参禅机物语的常套。最后这两点是最能体现作者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此词调虽无名而情无不含蓄其中亦不乏新颖精工之处可供一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