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无名氏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无名氏《胜胜慢/声声慢》的原创赏析:
此词当是作者暮年欢度晚年的“田园新乐章”。全词歌颂春天给人的幸福快乐,与艳冶浓烈的词格调不同。此词工巧可人,辞彩明慧,为一绝。张炎很称赞这首词作“情词飘零,然激所诣处,自不可及”亦对此词十分赞赏。
词之上片起调三句将节序推移,花开之希望与现况反衬对比。每当寒凝阳气渐盛之时,繁花就作欲拆而未拆争先的斗争。未敢开,一是花期未至,二是畏惧严寒侵凌。所以,“冷艳幽香”二句更进一层写花之品格。它以清冷芳香为春天报信,不同于溪南小桃李之来年再发。下三句转说花之轻盈娇美,如此婀娜多娇而不用花容装妆。全得元丰间都下名妓素馨、丁香为百花领袖的风致,当其盛开之时,有“密苞新就娇且嫩,麝馥浓、自是看花瑞”(晁补之《品令》)。作者观赏不已而致惙然,“愁肠断”,“怕”领己、花两面:“雪”应读如“粉”,王建《小雪》即与此同;“弄”形容光阴的消逝;不经意三句意为大好的韶光岁物随着时移景迁,“飞流”与“静夜”扣合无间。“雨后池上”即孟浩然“荷风送香气”之意境,也为达景透情作充分的铺垫。“春恨悄兮心自醉”此一句可以为这一韵结胎之地,奠定此词快乐温柔的主基调。词之下片纯属憧憬。“酒阑”“香散”“脉脉”的消溶和当时的主主飘洒女子味较重,“奈何吹断虚萧韵”、“带长信”“宾鸿尽月飞”。还是流溢轻烟菲芳的原承环境和朗朗仙客愁笛的美好行影芳景(《沁园春》),故“风流”一词用得极好。此词上片以花写人,下片以人写花,以花之飘洒出尘拟人品的素洁高雅,二者互相辉映,愈增双美之妙趣。
译文:
寒意已退尽了,暖暖的太阳添增了岁月长度,百花也未敢率先开放。冷艳清香,超过溪南的春天景色。调制酥酪般的花瓣迅速在碧玉枝条上匀滴欲开。愁绪满怀难断,害怕大好春光三日一回顾。
应当在酒阑人静的时候,香气从四散飘溢开来,只见到美人肌肤般的体肤和冰雪一般清高的格调。细细疏疏的春风轻拂而过,清雅姿态又为谁绵绵不断呢?芳香之心仿佛向人诉说着心语,也令人对她那风流韵致无比怜爱。等待欢宴赏花的时候到来,与月亮一起摘取花儿共享大自然的恩赐。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