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钱秉镫
十七年前椒岭路,短驴疑在梦中行。
兵烽几度门无径,灵雨初通涧有声。
牛屋半楹啼寡姊,蔬盘一夜费贫甥。
老来万事心灰尽,益重人间骨肉情。
清诗与现代赏析:
标题:暑中走椒岭省方氏姊示诸甥
诗者,有感而发,托物言志的文体,最能体现出文人的气质和风骨。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清代的诗人在欣赏椒岭风景时的内心情感,更有他深沉的乡愁,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内心对骨肉情谊的珍视。
首句“十七年前椒岭路,短驴疑在梦中行。”描绘了诗人十七年前走椒岭路的情景,仿佛仍在梦中。这里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风景的赞美,对故土的思念。短驴,暗喻诗人的谦逊和节俭,同时也体现出他与故乡的深厚情感。
“兵烽几度门无径,灵雨初通涧有声。”这里的“兵烽”象征着战乱,“灵雨”则象征着和平。战争的残酷让道路荒芜,和平的到来却让山涧的水声响起。这里充满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痛心。
“牛屋半楹啼寡姊,蔬盘一夜费贫甥。”在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姊姊和贫寒的生活。半楹的牛屋和一蔬盘的夜晚,都是诗人对贫寒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啼寡”则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老来万事心灰尽,益重人间骨肉情。”诗人以自己的年老为引,表达了对万事皆空的领悟,同时也强调了骨肉情谊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诗人的心中依然充满对家人的深情。
短短的一首诗,如同一幅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生活的时代变迁,人生的起起落落,以及对家人的深情厚谊。在现代,我们更应当珍惜这宝贵的情谊,为我们的家庭、社区和社会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家园场景,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都充满着爱和关怀。“老来万事心灰尽”,是历经岁月沧桑后的感慨和淡定,而“益重人间骨肉情”则是他始终珍视的家庭纽带和对家人的深情厚意。这首诗将读者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生活、家庭、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总结起来,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风景和生活的诗篇,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和对人性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当珍惜这样的情感纽带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