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吕胜己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
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
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平沙觜。
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
台榭远、登临喜。
楼阁上,歌声起。
赏时光,居士独怜愁底。
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
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
满江红·雪压山颓
宋 吕胜己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平沙觜。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
台榭远,登临喜。楼阁上,歌声起。赏时光,居士独怜愁底。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
赏析: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种荒寒寂静的景象。“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山颓原指山峰之将颓,这里以山颓喻指雪后所见的群山。前两句是说大雪纷飞,把群山覆盖得一片银白。琼花玉蕊指洁白的雪花。词人以堆压之极写其广,以琼花玉蕊写其洁白晶莹,辞面俱到,可谓细致入微,刻画精妙。“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这里运用顶针格,前两句是说压抑沉闷的雪后严寒世界似乎融解了自然界那一派生机,惟剩压境而来的种种声响。这些虽则也是景语,但其作用都是以形容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孤寂之感。“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平沙觜。”这是以群雀和扁舟钓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衬托自己对此情此景的感受: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是如此的索寞凄凉。“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此处是词人将胸中所怀的愁绪比作江南水乡的冬景图。惟其如此,词笔至此已是凄凉无比。
下片换头“台榭远”三字陡转。“登临喜”再申自己的登临之乐。但随即接以“楼阁上”二句则又令读者生疑:何以楼阁高耸入云,却听不见歌声?其中必有隐情。故“歌声起”三字仍须追寻字面意思。“赏时光”即贪享眼前的闲适自得之情。但“居士独怜愁底”中的“愁底”二字值得玩味:处此无歌舞升平的荒凉之际,触目伤感,自是愁极悲极。“安得”四句即写眼前之悲景所带来的叹恨与无奈。“广厦”二句形象地道出: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想与天下贤士居于所筑大厦之中取暖才好(但愿望能实现吗?)当然,这种命运是无从实现的只能就此告别这样的境界来寄托怅恨之情。于是旧日的志向、思绪乃至“愿望”(在其时其地他或想成就某种事业而无法推却何种“愿望”那或许又是颇为宏伟壮丽的!)此际不由都抛给残照春夜而已至于理想可否实现只好待诸来生了再说最后流露的是对自己悲观失志的人生观的反思而终究是否有所醒悟亦留给我们读者去体味了。
词中运用了映衬与联想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胸怀高洁却处境凄凉之意。
现代译文:
大雪压垮了山岳,是谁撒下了如玉般的雪花?寒冷的气氛围绕着沉沉的天籁,望出去迷迷糊糊仿佛看见了千里之外。群雀在寒冷的树顶上耐不住寒冷,我驾着小船在平沙嘴独自钓鱼。把江南的风景画下来也难以比喻它的美。
登高远眺台榭连绵,我欣喜地登上这楼阁。在楼阁上歌声响起,我独自欣赏这美好的时光。多美好的时光啊,居士我只有对愁的怜惜。怎么才能让天下的贤才都来到我的身边呢?我希望将来天下人都能住上我的千间大厦。现在我只希望我的这个愿望能随我的心愿得以实现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