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满江红·题博见楼》宋吕胜己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吕胜己

《满江红·题博见楼》原文

物理分明,人事巧、元来是拙。常自觉、满怀春意,向他谁说。剩喜登临频眺望,那知出处成迂阔。细闲思、萧散较贪痴,谁为劣。

高楼上,蝉声歇。飞栋外,云行绝。见明河星斗,半空森列。领略光阴成赋咏,等档酬唱休旌别。要良辰、把酒倩佳宾,嘲风月。

现代文赏析、翻译

满江红·题博见楼

原文赏析:

在这博见楼上,万事万物,一目了然。本来人世间的事情,很多就是巧取豪夺而致。而现在却只能自己品味着满怀春意,却不知道与谁去说。这登高临远之楼,这情景何尝不是迂腐的人设想的,却不想成了自己宽慰自己的方法。细想,还是这样的闲散自在比较好,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呢?

楼已高矣,人已醉了。而那登高楼远眺的窗外,蝉声已经断绝。而天上的云朵在楼阁飞栋间流动着,显得楼阁更高了。此时极目远眺,星光熠熠的银河横贯夜空,星斗点缀其间,仿佛带给人希望和力量。这样的良辰美景,只有把自己灌醉,让宾客如云,谈笑风生之际,戏谑风月。才能真正的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译文:

登高楼远眺,万物一目了然。人世间的巧取豪夺在此原是拙劣之举。满怀春意却无人能诉说。欣喜时常登高临远眺望,哪知这情景竟然让人生发迂腐想法。仔细想来,这般萧散贪痴才是最好的境界。

在高楼上,蝉声渐渐淡去,楼阁飞栋之外,云悠悠无际。只见浩瀚夜空星河璀璨,星斗列布眼前。在美好的时光里,吟诗作赋,这般风月良辰需要美酒相伴,邀请宾客。就让清风明月来嘲笑我吧。

现代文赏析:

吕胜己的《满江红·题博见楼》是一首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词作。词人在博见楼上,面对着万象更新的人间世界,深深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复杂。词人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他主张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庸俗和虚伪进行了批判和嘲讽。

在词的开头,词人描述了博见楼上万物一览无余的景象,以此作为铺垫,引出他对世事人生的思考。“满江红·题博见楼”这首词是在颂古一则,说到用兵倚伏四天王怪眼擘阵一件事 注释查头脸咧甑不好字:“此刻蛇得占天下贱在此狼我也乍批诗垂投”(诃),大概指公元1164年(绍兴二十四年)秋九月金主完颜璟被刘萼所杀一事。 但这个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满江红”词里引出一个问题来: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观?在吕胜己看来,“物理分明、人事巧、元来是拙”。词人似乎在说:事物发展的逻辑明明如此分明:巧夺豪夺的结果只能是拙而无成;而光明磊落、勤奋踏实的才是正途。但是,“常自觉、满怀春意,向他谁说?”满怀春意”者自己知道就得了,在别人看来是莫名其妙。“剩喜登临频眺望、那知出处成迂阔。”登临频眺望什么呢?“剩喜”二字说明原来踌躇满怀的是一片空想,“剩喜”说明他原来也有过不少积极的活动。“登临频眺”又说明他原来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那知”二字就说明他原来也是要躬行的人。“细闲思、萧散较贪痴、谁为劣。”仔细想想还是这样清闲自在比较好一些。词人最后说:“要良辰、把酒倩佳宾、嘲风月。”这是一种自我调侃的说法:他要好的时光里把酒请佳宾来嘲弄风月了。“嘲风月”者是嘲笑什么呢?是嘲笑自己过去对风月风波的种种迷惘;也是嘲笑那些故作风雅、装腔作势的行为。“风月良辰美景”与“雕虫小技竟成名”相比,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这种调侃流露出的是作者不与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不是口号式的说教所能表达出来的。作者把它以它的含蓄曲折而又动人的笔调表达出来了,这种艺术感染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的自身素质比较高强,“工诗”、“善墨”,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二是他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深刻。这一切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他这首既深沉蕴藉而又风情洒落的词的上片主体既定之后下片自明:自己看穿了这一层庸俗而又虚伪的生活底子之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