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人出塞》唐杨凝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杨凝

《送人出塞》原文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

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

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

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送人出塞》中的情感和景致都是那么悲壮,令人感动。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北风呼啸,风中夹杂着冰雪,此时放眼四望,满目凄凉。作者用“北风”开篇,立刻就把读者带入了严冬的氛围,随着送别的人一同踏上征程。紧接着,作者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场的肃杀与冷寂:“举目已凄凄”。只有一片风雪的哭号,听上去仿佛是阵亡战鬼的嚎啕。与战场不同的是,此处使用了双关,实际写出了秋天久经战阵之人的心里。走在凛冽的秋风之中,“征鸿夜不栖”。触目伤离别,使人愤慨的是那些久经战阵的征鸿,白天也飞不稳,晚上连栖息的地方也没有,也就无从到达它向往的远方了。在这里,“征鸿”实际是以征战沙场的征人和自己命运的结合的身份出现的。而边疆塞外的自然特征——北风、胡沙也就自然成为寄寓了无数人命运的与特定的文化象征,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委婉地表现了与诗人的友人离开京师前往边境的艰苦征途。

前四句在形式上大致相同,以形成整齐感,从而更易传达出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和悲壮气氛。而颔联中一“直”一“广”,在概括景物的同时也点明了景物的特点。最后两句中“非东鲁”和“多事鼓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次出塞不但艰苦异常而且事关国家兴亡。作者如此设计可谓用心良苦。

综合来看,《送人出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豪迈真挚。表现了作者关怀国家大事和悲壮激烈的人生意蕴,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和雄浑高远之情。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思和精神:

北风呼啸,雨雪纷飞, 眼前一片凄凉。 秋天的战鬼频频哭泣, 征鸿在夜晚也无法栖息。 沙地平坦,关路笔直, 沙漠广阔,郡楼低垂。 你将要前往的不是东鲁田园, 而是那个充满战鼓声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将经历更多的鼓声和鼙声, 这是一次充满艰辛和悲壮的旅程。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