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苑中题友人林亭》唐李频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频

《苑中题友人林亭》原文

井邑藏岩穴,幽栖趣若何。

春篁抽笋密,夏鸟杂雏多。

坐有清风至,林无暑气过。

乱书还就叶,真饮不听歌。

片影明红藓,斜阴映绿萝。

雄文终可惜,莫更弃高科。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诗人在朋友家的园林中看到朋友的隐居林亭,感慨颇多。它兼具天然情趣和人工匠心,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诗,尽情抒发了赞美之情。

第一句开门见山。京城附近有洞天福地的隐居林亭,人们都在那儿藏龙卧虎,尽管这亭子的幽静令人羡慕,但隐居在这里的生活情趣究竟如何呢?诗人摆出了设问的姿态。这开头的确不同凡响,它没有其他七绝的常见前两句,读来颇有新鲜感。

二句“幽栖趣若何?”作答。这“若”字带有人称意味,好象作者在向读者说,你到这儿来看看,知道“幽栖趣”究竟怎么样?这样就把读者引入了诗境。

“春篁抽笋密,夏鸟杂雏多。”这两句描写春夏时节园林中的景色,是全诗的主体。作者用笔相当细密,写出了一枝一叶的细微变化:由竹笋抽发引出了清溪碧流,而鸟雏的繁息又带来了无限生机。有此两笔,便将曲池之畔清幽热闹的景况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此外还隐隐地交代了时令、气候、山亭依倚的山水环境,以及作者在园林中的生活感受。

“坐有清风至,林无暑气过。”在如此幽静、凉爽的环境中,“坐有清风至”,自是惬意之至。到了夏天,林亭畔的树荫下暑气也难侵袭,而流过树根的溪水却带来几丝凉意。这一联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苑中题”,又不露痕迹地过渡到此园林中的池馆轩榭。于是作者用笔墨不多地勾勒出池馆的轮廓和周围的景色。读者仿佛置身其中,随着诗人一起领略苑中风光的清幽、和煦、清新中透出几分幽深。这两句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余地,增加了诗的韵味。

以上六句是作者描绘苑中林亭幽雅闲适的生活情趣和优美环境,景中寓情,读者仿佛看到诗人的影子。结尾两句“乱书还就叶,真饮不听歌。”这两句又使诗篇回到写景上头。“乱书”指散乱的树叶,作者随手拣取几片心爱的树叶夹在书中留作纪念。这随手的一笔,又把读者引到山亭园林深邃、幽雅的处所。至于题写什么内容,那只有凭读者去想象了。“真饮不听歌”则是写作者在园中隐居生活:不用音乐助兴,只是坦然地痛饮一番。“真”即真率之意。诗人不以世间的礼法来约束自己,生活真率、自由。从“真饮不听歌”也看出了诗人生活上的另一种情趣。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情趣盎然。写景如画,色彩明快;人物活动具体可感,饶有情致。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以苑中林亭为线索,围绕这个中心依次写其景物的变化,由开头设问到结尾作答,精而不露,耐人寻味。

译文:

京城郊外的山林里隐藏着友人的林亭 ,居住在这里的生活情趣怎么样啊?春日的竹子嫩芽丛生 ,林亭畔鸟语声声充满着雏鸟的声音 。这里清风不断吹来 ,林亭没有暑气 ,好象不用音乐一样快乐 。在林亭里随手捡起散落的树叶作为书签 ,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 ,这里环境优美 景色宜人 ,友人的高科值得珍惜 。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