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黄雀行》可谓对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独特的描绘。在此诗中,李频以黄雀的视角,描绘了高仓集御河边的生活,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的“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黄雀们想要飞越御河,然而又害怕秋波的场景。黄雀翩翩欲飞,象征着它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然而又因为秋波的恐惧,暗示了生存环境的威胁。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雀们的生存环境。高大的宫殿树荫下,黄雀们不得不与欢快的莺鸟争夺生存空间;画阁香帘下,黄雀们又与勤劳的燕子争夺生存领地。这里既描绘了黄雀们的生存困境,也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雀们的生存状态。在疏影之下,黄雀们栖息在寒露之上,然而空城中饥饿的黄雀却不断地发出烦躁的叫声。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类与黄雀的共同困境——环境破坏导致生存空间不足。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则是诗人的深思和慨叹。这里的“网罗”显然是象征人类的捕捉行为。在那些无人照看的地方,破旧的宅院和荒芜的庭院成了黄雀们的危险之地。诗人在此呼吁人们应该关注自然环境,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黄雀的视角,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生物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呼吁。诗人李频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发人深思。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和情感,同时用现代语言进行表达:
想要在高高的粮仓群中觅食, 翩翩起舞的我们踌躇不前, 害怕那秋天的湖泊。
金碧辉煌的宫殿旁,晚风吹过树梢,莺鸟的歌声显得格外刺耳; 画阁香帘外,燕巢已不再,只剩下寒冷的空气。
稀疏的树影下,我们静静地栖息着; 夜晚来临,城市空荡荡的,饥饿的呼唤和暮色的烟雾交织在一起。
是谁让我们不能高飞远走? 破旧的宅院、荒芜的庭院里,到处是人类的陷阱和圈套。
这是诗人李频对我们的一次深沉的呼唤:让我们远离贪婪和破坏,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共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值得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