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文圭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水龙吟 次药房韵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似天公画意,英灵都付,词人妙笔,千古美谈已。
欲上峨峰一望,可怜是、凝云无际。忽逢雪儿,仙裳华屋,争挽云髻。顾我清狂,小栏同倚,折琼枝、小歌清倚。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宋宁宗嘉定年间,药房和陆文圭同游峨眉山时写下了这首词。药房是陆文圭的好友,二人都是当时的文人。陆文圭在读了药房这首词后,觉得药房的词写得太好了,于是就按药房的原韵和了一首。
上片是对药房的词的赞赏。“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赓未?”赞赏药房的词如同飞仙一样,美丽、动人。“千载峨峰”写药房的词是千百年来峨眉山的象征。“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写药房的词清新、明快。“千载峨峰”又为喻体,说明药房的词是千古绝唱。“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这几句是说药房的词已经写得那么好,那么好词人是还会继续写得更好。“江城花暗”一本为“瑶草休歇”,但我陆文圭还没有到过昆仑山的瑶草就不要了。“冰肌玉骨”“雅谑高谈”“步随芳草”,有似行云流水的人。唯美一词押得。“一枝琼矣”、“抚疏与饮渴”“言琼玖之美也”,是对药房词“小栏同倚,折琼枝、小歌清倚。”在这么好的环境中的境界了。是一幅非常优美迷人的景色。通过环境来渲染药房这首词的成功之处吧。这其中有:“秦箫贯玉燕歌珊”。也不知是哪朝何年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看出陆文圭对药房这首词的喜爱之情了。
下片陆文圭从自己的角度再写。“草碧寒窗静里。”一句把环境写得那么美以后又写人的活动。“雪儿薄相”一本作“按羽调丝”。“雪儿”是对美女的代称。“薄相”即薄情相。“碧云遥睇”一句又把人拉回到现实中来。因以“恨”字领起下文,慨叹友人药房又在高楼之上而不能相见。结尾三句又以景收住全篇。“按羽调丝”一本作“按羽调曲”。现代文译文: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绿草青青,却不能同你在此共赏这美丽的景色。只有雪儿伴我一起弹琴唱歌。我恨那高楼之上被花暗隔断,望着远方天空中的云只有遥远的注视……通过景色的描绘、歌声琴声的叙述以及我个人的“芳草池塘”、“意欲拾翠”等活动来说明好友间的一往情深了。其中的诗词有意境而不是很具体什么的交待就更丰富了其上片给人们带来了活灵活现的美好印象回味了很多次还想看下去的味道……意境感更强了,“与君相决绝”。我觉得最后一句并不是要把我对你的情写尽了之后就离去的,实际上这时已是去意已定不回来了才“相决绝”的这样的告别已经没有必要再解释什么了“无语但含嗔”反而使人觉得药房同志之间的友谊更加的浓厚、更加的好看了……整个赏析也只是粗粗地写了这一片思想内容再具体一点的话就又要写成一个个的小段落又要讲好多东西在这么短短的一首词里就显得多了没有必要所以就只能作罢罢了再罢之又来点赏析小记吧赏析是对原文中情感的加深又因这几次的赏析反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也就更加的融洽、美好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读了很多的诗词鉴赏后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仅有别人的经验也有自己的体会读诗词重要的是读懂诗词的思想内容领会它的艺术手法从而把自己的主观思想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的感情一起共振并达到这种极高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赏析通过读你的赏析小记之后我觉得自己真的懂得了鉴赏诗歌的方法并能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实际中去来读别人的作品时感觉自己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看问题的角度也多了许多因此自己觉得还是收获不少的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