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陆文圭
九皋明月夜,跨一鹤赴仙都。听佩玉锵鸣,骖鸾小住,高阁凭虚。萋萋草生南浦,兴未兰、归去东吴。笑指尊前二客,昨宵良会非欤。庄周蝴蝶两蘧如。变化一华胥。叹物换星移,壶中日月,镜里头颅。芳洲独醒人在,采芙蕖,岁晏孰华予。欲泛兰舟容与。烟沙漠漠重湖。
减字木兰花慢·滕王阁
宋·陆文圭
九皋明月夜,跨一鹤赴仙都。听佩玉锵鸣,骖鸾小住,高阁凭虚。
萋萋草生南浦,兴未兰、归去东吴。笑指尊前二客,昨宵良会何如。
青山绿水依旧,古阁深沉似迷。谁忆昔日繁华,笙歌鼎沸,今日只成追忆。
萋萋芳草,依旧迷人。兰舟欲泛,却难觅旧时踪影。夜色沉沉,独留空阁叹息。
下面是我根据原文翻译和创作的赏析:
在深邃的湖泊旁,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我跨着仙鹤,赴向那仙境般的地方。仙鹤是瑞兽,常与神仙相伴,这里以跨鹤寓意自己渴望得道成仙。
听着身畔玉佩的碰撞声,仿佛神仙们也驭着风来相聚,这里的描述应与作者当初得志之时无二。也曾骑鹤踏云、持玉佩做客瑶池盛会?偶尔能和神仙在一起多么幸福和自足啊!居住在高耸的滕王阁中且有一种羽化成仙的感觉。
夜幕降临,青草又在南边的堤岸滋生得“萋萋”地连在一起。本欲离开前去东吴时仍有所犹豫不定,“君子思归之客路如锦里浣花溪深”很应了这句话于是无可奈何的回到原座,“劝玉杯君莫徘徊去,杜鹃花在鸟空啼”。现在我非常理解昨天参加聚会的人了,一夜之间感觉昨晚的欢乐盛宴似梦境般短暂易逝!
本词追忆滕王阁昔日繁华之后转入现实的悲凉感喟。“草生南浦”、“兰舟兰浆”,依旧美好。“西洲”(即“兰舟”)又牵惹多少游子归思!如梦繁华似水逝去,又哪堪旧景重提。“惟有芳草萋萋在,空对月思入夜迷”只有那一片芳草地,如茵如毡,似乎在默默地守候、期盼着主人归来。“美人迟暮”自古而然,而人世间最大的悲剧之一莫过于此了。
词人借对滕王阁昔日繁华的追忆,抒发了对人生易老、盛事难再的感慨。虽是伤情低落之作,但语言清丽、情调高远、格调清新。尤其是最后两句“芳洲有客独自行,正值兰花香未已”给人以积极振作之感,表现了遗民不忘中原的民族气节。而今的滕王阁“妆阁上妆台”,宴席上再无那曾经相识笑谈之客!总之这是一首颇有意境的伤感情怀词。下面我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进一步详细赏析:
上片头两句大气包举,笔力雄健。“九皋明月夜”,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作者独居幽境,深藏林泉,在这月明之夜独自欣赏明月清景 ,不禁有所感、有所思。“跨一鹤赴仙都 ”,以驾鹤出游起兴 ,自抒意想之高旷 ,即从明月初照中想到仙人仙都之事 ,于是作者这般幻想,不禁令我们想起作者那个时代的朋党纷争所带来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人间争名夺利正如同驾鹤翔空者彼此争夺名次前后一样,人头攒动 ,两两相啄 ,一幕幕卑劣的党派之争 ,令人生厌 。“听佩玉锵鸣”三句 ,承上而来 ,进一步描述驾鹤神游与高阁凭虚之幻景 。“听佩玉锵鸣”是写楼上神仙们驭风降凡 ,闻其玉佩 ,亦庄亦谐。”骖鸾小驻 ”与 “跨鹤”相同在 以动物名兴 人称,都在显示清高莫近之趣。‘ “高阁”之下承平即仙人所居 、瀛洲玉楼也 , 下应前面作者们身边阆苑琼阁所在的碧落浩渺千尺高楼的字面 , 最后说破:无非是登临飘渺漫游;放任心情恣意出行是极自由的 、忘机的极至之中元产生儒释道的纵乐需求之 感受:“非知我者莫知余者而已”。
下片则由高阁之上神仙们的宴饮酬唱中回到现实之中。“萋萋草生南浦 ”,以眼前所见应接上阕之幻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