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难忘曲》宋赵崇嶓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赵崇嶓

《难忘曲》原文

弱花低绣槛,月满绿杨津。

一笑领深意,过於三月春。

樽前停妙舞,堂上设华裀。

上客不须醉,相将夜向晨。

现代文赏析、翻译

《难忘曲》鉴赏

这一首宋代赵崇嶓的《难忘曲》,运用起、承、转、合的框架结构,在古典词曲中显得颇不寻常。词从欢饮赏花开始,继而写惜别离,更突出写深情难忘。从“一笑”到“樽前”,从“堂上”到“相将”,直至末句“夜向晨”,表现出一种感情的深化和升华。

首句写繁花似锦,杨柳轻垂,正是赏花的好时光。花似弱柳,而难禁圆月的映照,着一“绣”字,写出花栏之美。而圆月当空,正是“月满绿杨津”的时候。次句笔锋一转,写赏花人离去,只留下栏槛边一地的落花。这就逼出一个“春”字,并隐隐传达出惜花惜别之情。三、四两句,写花、月、人三者的交融。一笑倾心,虽只三月春光,却令人难忘。领字结束上半截的笔意,带起下半截的转折。“樽前”句见唐诗“金鞭断折留将与,胜踏桃花出渭城”(李白《别从子喝酒》),这是旧曲翻新(联系后文的“难忘”两字,可知这当是一首自制的新曲),面对“樽前”,只宜“停妙舞”,“堂上”凝伫,“设华裀”,也是如醉如痴。“停”、“设”二字分别点明,“一笑领深意”之“深意”正缘出人们当时难以割舍的情怀。下半部分别写出动情之处和别时情境。“上客”一句回到词的主题上,希望美好的欢乐永远留驻,暗示面前烦恼丝不足以打破这一美好时刻,于是发出不堪沉醉的诺言:在一个月色如水的早晨,我们将向着东方迈进。一个“不须”一个“相将”,透露出的仍是缱绻深情而加以劝勉的意思。这样的感情线索实际上就是第一句一再提起的一地的落花归根的前奏曲了。“三月”是从“前头见时春奈何”,“相将夜向晨”,千万年来好景难忘不再是的玄机画出来的前奏,展示了经历惆怅失望和消沉感伤的花愿得一园老到入春迟的特殊背景。

全词章法谨严而用笔委婉细腻,情真意切而不艳俗。此词借酒消愁、伤离别的主题在宋词中并不新鲜,但能做到即景抒情,小处落笔而处处见情,在宋词中就并不容易找到了。特别试看:娇弱花儿从雕栏中摆起腰肢微笑挥手的时候起笔,立时使人的目光定格在不断盛开翘盼远归的白蕊银香上,多么耐人寻味;即便贵胄通侯家小姐走出雕栏对红楼“情事曲折不宜道”(秦观《八六子》)的妙龄艳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这首小令看似平淡几近白描,却颇具匠心。这正是宋词的魅力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