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一止
大旆华镳昼掩扉,松门沙步带山围。
循除涨水春来急,释峤孤云懒后归。
试看青鞋缘磴道,不妨野服坐苔矶。
应嗟客路风尘暗,绕树惊乌未得依。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大旆华镳昼掩扉,松门沙步带山围。” 首联以写景为主,刻画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大意是,旌旗猎猎,马匹萧萧,阳光照射下,一位官阶较高的贵官,偕同幕僚游览山间。此诗把这游山玩水的生动场景表现得颇有气势。“大旆”表示华美的旌旗,“华镳”指出华丽的马匹,“掩扉”则是游人纷至沓来,“松门沙步带山围”三字面有宽度、空间深度,形成了一幅阔大的画图。
“循除涨水春来急,释峤孤云懒后归。” 颔联一转,诗笔由写人物活动及所见的游山玩水,转入写时局国势及自己的身世。这两句大意是说:春天来了,泉水增多,不断上涨;兵革纵横,有增无减(犹“循除”),山河阻隔(“释峤”),志在恢复中原的宋人不能顺利进攻和撤退(“急”字又可以写出兵多将广、兵临城下的气氛),云儿飘浮得很高很慢(“释峤”),有如战国的宋国或汉朝的匈奴(“懒后归”),形势十分危急。
“试看青鞋缘磴道,不妨野服坐苔矶。” 颈联诗人开始从写景转入抒情,但“抒情”仍从“景”出,即先描写眼前景物,然后以景寓情。大意是:我穿上一双便于行走的布鞋,沿着石阶小路向山上攀登;坐在长满绿苔的岩矶上休息时,还可以看到周围的山景,真是一种绝妙的享受啊!这一联与上联写的情事紧密联系。“循除涨水”而不能进军,“释峤孤云”而懒散不归,表明诗人身在山中却心系国事,因此这两句流露出忧国之情。
“应嗟客路风尘暗,绕树惊乌未得依。” 尾联诗人由山河变幻的悲慨中引出自己客居他乡的无限感慨。“客路”,犹“客途”,也就是客居他乡的路途。“未得依”也暗指客居他乡。诗人漫游江南,在山水间流连,本来应该得到欣赏美景的乐趣,但山河破碎、国事日非,哪里还有心情来欣赏这秀美的山川呢?因此尾联中“应嗟”二字是诗人由衷之语。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以抒情为主。诗人把写景、抒情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时,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音韵和谐,不雕饰不夸饰,纯以自然明丽的语言写出,自然有致,感染力很强。
至于现代译文的话,我会尽力根据诗意和理解去翻译,但由于能力限制,译文可能无法达到与原诗完全一致的艺术效果,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