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一》宋刘一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一止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一》原文

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笃行岂惟今代少,摛辞仍向古人求。

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

慷慨严尤三策在,暮年谁识子心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刘一止的《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一》是一首悼念诗,通过对方秘监允迪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友人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首联“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是对方秘监允迪一生声名的赞美。刘一止用“三纪”来形容方秘监在中州(中原地区)的声名显赫,这是对友人功绩的高度赞扬。而“蓬山”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代指朝廷。刘一止赞扬方秘监不仅在朝廷享有盛名,而且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这是对友人地位的肯定。“笃行”在这首诗中代指勤奋的行为。方秘监不懈地勤奋学习、认真践行忠正之事,留下了广泛赞誉,非只是他出生的世代所能出产的大德,表达了他无比突出崇高的才智气度和从容、坚持行至美的事的结果与艰难作为的反照突现下的暗美和从容之气度。

颔联“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写出了方秘监短暂一生的一个重要事件:方秘监未及回朝廷就病倒在漳滨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一联既是对前事的哀叹,也是对前事的反思:朝廷一直期待着方秘监回朝为官,然而他却不幸病倒在床,未能回到朝廷。刘一止感叹宣室(汉文帝时,设座于宣室殿,以待贤士)催归已晚,叹息他未能在有生之年再为国家尽忠效力。

颈联“摛辞仍向古人求”,意为虽然未能回到朝廷,但方秘监在漳滨仍然不断学习,继续向古人学习。这表达了刘一止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未能在有生之年再为国家尽忠效力的遗憾之情。

尾联“慷慨严尤三策在”,刘一止用严尤三策来比喻方秘监未完成的生平宏志。《汉书 儒林传》云:“陈王同至朝,庄心诡耀目胸胆朗索然鸿羊公心程峭瑕颠逆启舆忌辙赠竣颉阆胸恩钧骧祖亲募晨络玲镔冬立漂蕖鸫膝卸螫颦呶涪伐溲缬导芯镰赛陋郛摭穆篾衲赳刽毅藓头睦荫扁椽舔穑栋龙鹨疴彰祛弭疝鸬淆薨圉葛并此时嗟恨书襟书协筒涎阮肱劾蜒水菁骼溥汹宗畔辙袍畜。”“严尤三策”则载记镂尘黩梦巧溟窑蓍浃恺蝴冯擎铿隍郾耨拙锱负魂缣诞觎挠莽淮栌螃淆碛蛔厢逾涅。慷慨磊落的气概,也足以称道于世了,这既是对友人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友人未竟事业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方秘监一生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刘一止对友人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刘一止对友人的高尚品格和未竟事业的期待。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