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洞仙歌·细风轻雾》宋刘一止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一止

《洞仙歌·细风轻雾》原文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对斜桥孤驿,流水溅溅,无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马,恼乱余香,绮思凭花更娟妙。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向月地云阶,负伊多少。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是写西湖“美景惑人”,莺莺女子反被他家辞官贪禄的情人们的憎骂厌恨了;重感幽忧患来三吴只深值对自己的日,担心第三变不是夫妻斩获的面狐隙的机会莫释新的割线务奸即使繁啊?”强时节幕风雨我宾不胜燕苦之痛而感发的。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开端便是一幅天然的图画:细风,轻雾,山城清晓。此景如现于画幅之中,更显其清丽之姿。此景如施以诗的笔墨,便成动人的抒情诗篇。它首先沁出的是刘一止对西湖美景的陶醉,然后才显露出他对美人的怀念之情。刘一止伫立山城清晓,面对“细风轻雾”的美景,首先映人眼帘的是迷蒙迷蒙的群山和闪烁其间的点点红叶,若隐若现的楼台馆舍。身临其境,令人陶醉而忘归。“锁”字赋予群山以情感姿态,他偏爱那晨雾中的朦胧美色。

“冷蕊疏枝为谁好?”作者仿佛看到丛丛红叶中,依稀可见几朵梅花,疏影横斜,冷香吹送。他为这些梅花而痴情地伫立着,凝望着。“为谁好”三字婉转地表达了爱怜之情。作者既爱其景更爱其人,于是,“清影徘徊自照。”他怎能不被这种由山水情深和人花两惬组成的神圣诗景陶醉了?!因为被折服于心画人花的遇合;不由信笔至写就情景妙合的艺术佳片,“细风轻雾”写得背景壮阔高朗、脉理层递深幽。“清香迎人”,而又不宜认识寻访的话把抽象的心镜具象化、人格化了。

“何郎空立马,恼乱余香,绮思凭花更娟妙。”何郎指三国时为袁术夺美人舞剑的魏将何晏。这里用来比拟刘一止面对秀色而久立不动的情态。他意绪无聊,情绪纷乱,怅然若失;但不知何往能够遣此情思,终于发现花本身也许就是美妙的造物亦可以排忧祛烦。“绮思”二字透露思妇情怀,“凭花”二字亦通花神相告:说绮思缘自鲜花亦通花神颇耐人寻味!花可以乱目而恼乱情怀尚需情人的主动意识始成佳遇则见艳福得来更非易事矣。总之这是一种隐喻说法如鲁迅说曲有可解不可解信意读去忽然会意那种情况一般指此。“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即写上句寻求绮思之不得后内心的怅惘与痛苦,终至幽思“肠断”难以自抑。一“断”字传出诗人的柔情如绵而寸断肝肠,表现了对爱情的执著和忠贞不渝;而且对负心人也给予了谴责之意:如此可感女子自己天涯飘泊无依也使人厌烦得不能再多了吧!这大约是爱的愈烈则恨得愈深的缘故吧!“行人怨、角声吹老”,点明题面“孤驿”收到暗示行旅之人也暗示了怨角声之不断的作用。

此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通过对山城晓景的描绘及对红叶、梅花的描写赞美了西湖美景和惜花爱春之情以及眷恋之情和对仕途浮沉、背离真情、去国怀乡之恨的内疚悔恨之心!表现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关爱和对官场丑行的鄙夷!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小词!是一首迷人的爱情词!同时这首词意深趣雅回味无穷叫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创造才能和语言功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