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颂古三十一首其一》宋释梵琮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释梵琮

《颂古三十一首其一》原文

臭口才开露贼身,看看平地惹埃尘。

傍观不解深藏舌,也作黏牙缀齿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宋代诗人释梵琮《颂古三十一首其一》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禅者之语,富含智慧与禅意,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一个狡猾的“贼”,其“臭口”暴露出他的本性,看似平地无害,实则暗藏机锋。

首句“臭口才开露贼身”,诗人以“臭口”喻指那些口若悬河、言辞狡猾的人,他们的话语如同狡猾的贼人,暴露出他们的真实面目。此句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那些惯于口舌之争,言行举止如同小偷般卑劣的人物的特质。

“看看平地惹埃尘”一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描绘出“贼”的形象进一步深入,这种人不论何时何地,总会引发是非与纷争,正如平地生起尘埃一般。此处进一步突出了“贼”的存在给社会带来的困扰和不安。

第三句“傍观不解深藏舌”,诗人借“傍观不解”表达了对旁观者的批评,他们未能洞察其中的深意,无法理解那些深藏不露的人为何要暴露自己。这一句既是对旁观者的提醒,也是对那些口舌之争者的警示。

最后一句“也作黏牙缀齿人”,诗人以“黏牙缀齿人”形象地描绘那些言辞狡猾、黏附不清的人,他们的话语如同嚼过的甘蔗渣,满口黏糊,令人难以理解。这既是诗人对那些口舌之争者的再次批评,也是对世人提醒:不要被那些表面华丽、实则虚伪的话语所迷惑。

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入的寓意,展现了禅者对世人的警醒和教诲。诗中的“贼”并非指具体的人或事件,而是象征着那些口舌之争、言行不一的人或现象。诗人通过这首诗,提醒世人要明辨是非,洞察真相,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期许,希望人们能够以真诚、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韵味,同时将其译为现代汉语,以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和欣赏。以下是我的译文:

世人言辞似狡贼,口若悬河露本性。 看似平地无风波,实则暗藏机锋紧。 旁观不解深藏舌,只道是那黏牙人。 语重心长意难明,惹得尘埃起纷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