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挽杨玉溪》宋姚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姚勉

《挽杨玉溪》原文

蜀道艰难又几年,锦城断础带凄烟。

从今井络亏全势,只恨坤舆失巨贤。

山有蛾眉空积雪,国无峻柱可擎天。

英魂楚楚能知否,应在青城作浪仙。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挽杨玉溪

蜀道艰难又几年,锦城断础带凄烟。 从今井络亏全势,只恨坤舆失巨贤。 山有蛾眉空积雪,国无峻柱可擎天。 英魂楚楚能知否,应在青城作浪仙。

这首诗的开头“蜀道艰难又几年”,“蜀道”比喻人才之难得和去留之困难。年岁月月,年复一年,一代豪杰杨玉溪就这样离开人世。“锦城断础带凄烟”,用环境萧索渲染作者悲凉哀婉的感情,美丽的锦城因为失去了人才也因而少了几分锦绣风流,冷落悲凉的氛围的创建也就是为引人出不了壮士下山独撑天的悲哀。接下去“从今井络亏全势”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当时蜀地的要害之地“井络”失去杨玉溪后对整个国家局势的影响。“只恨坤舆失巨贤”作者用乾坤两字概括天、地、人三才,也隐喻了当时国家局势和地理环境。只有天地而无巨贤,犹如天地方舟无依,诗人借此表达了失去杨玉溪的蜀地就如这无依的方舟一样令人担扰。后四句“山有蛾眉空积雪,国无峻柱可擎天。英魂楚楚能知否,应在青城作浪仙。”则是表达了对于杨玉溪的怀念之情。前两句写景,杨玉溪去逝后,峨眉山依旧峰峦如蛾眉,白雪堆积;但有他在蜀地,峨眉山永远是积雪的高峰;而国无巨贤,缺乏擎天之柱,使诗人感到十分遗憾。“英魂楚楚能知否”是对杨玉溪的赞许和怀念。“应在青城作浪仙”是说杨玉溪应成为像浪仙那样的人,在青城山之类的隐居之地作高士,弹琴饮酒,浪迹天涯,一展才华与抱负。然而生不逢时也!浪仙一词在此不是暗指南宋朝廷昏庸无能,苟安于江南水乡之辈。这四句诗人一怀仰慕之情,赞扬了杨玉溪卓越超群的才华和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一怀敬仰眷念之情。诗风凄婉缠绵慷慨激昂意味深长,道出了“乱世出英雄”的慨叹和赞美之情。从作者以此诗悼念前辈友人杨玉溪更可见得作者为人谦虚、重情、尊贤之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蜀地要道的艰难险阻又持续了几年?锦城(成都)一片萧条断壁颓垣带着凄清的烟雾。从今以后蜀地的地形地利大打折扣,只令人遗憾大地的气运少了这位杰出的人才。山河有峨眉却依然积雪满山,国家没有高峻的顶梁柱来支撑啊!我的友人杨玉溪的精神品格是否能被世人所理解呢?他应该在青城山之类的隐居之地做高士吧,弹琴饮酒,浪迹天涯,一展才华与抱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