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望海潮·南冠一载》宋陈德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陈德武

《望海潮·南冠一载》原文

南冠一载,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富贵邯郸,雨云巫峡,回头一梦空惊。谁辱又谁荣。问当时道德,今日功名。楚水吴山,向来多少送和迎。长安古道长亭。叹马啼不驻,车辙难停。薇老首阳,芝深商谷,时遥雾拥云平。此意已羞评。但金缄白雪,锦佩青萍。采竹崑崙,有时吹作凤凰鸣。

现代文赏析、翻译

望海潮·南冠一载

陈德武

南冠一载,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富贵邯郸,雨云巫峡,回头一梦空惊。谁辱又谁荣。问当时道德,今日功名。楚水吴山,向来多少送和迎。

长安古道长亭。叹马啼不驻,车辙难停。薇老首阳,芝深商谷,时遥雾拥云平。此意已羞评。但金缄白雪,锦佩青萍。采竹崑崙,有时吹作凤凰鸣。

这首词的背景是作者被俘北行,囚于金国,后得逃归。在词中回顾了自己那坎坷曲折、艰苦险恶的经历,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愤慨。

词的上片以抒情为主,写自己被囚北国之前的经历和感慨。“南冠一载,西流万里,离怀孰不伤情。”三句,自伤自叹。“南冠一载”,用左丘明《左传·成公九年》事,被俘到楚国的晋人知罃(字子犯)在楚狱三年,仍坚持写作《春秋》,后人因称入狱者为“南冠”。作者以此句开篇,表明自己囚北国之事。“西流万里”,语出《列子·汤问》“河伯为患”的典故。歌女陈氏嫁为倡家,能歌舞琴瑟,适金人入侵,戍守兵败,“乘城者皆没”,陈氏独浮舟而遁,后又遭捕被获,因此,“西流万里”是他人入狱难归之事的托寓。“离怀孰不伤情。”不仅这具体人物一般做琴人入狱的故事让人心悲痛不堪想象矣可怜不可闻(状如小儿女幽诉的乐曲可尔),还是原来情感很强的种痛苦──虽然在万人残老不能言残刑荼毒铁锁相虞十分畏俱的的苟且无聊时刻如果能君盟又愿望速归吴统脂海海底之前家和自己积极仕进有所作为、实现抱负的情感已所剩无多矣!

“富贵邯郸,雨云巫峡,回头一梦空惊。”三句,“邯郸”事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故事。“富贵”二字指徒慕虚名而不能长久。邯郸水名,“秦之邯长道也;秦之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治驰道,起临洮至辽东”。后以“邯郸”借指追慕荣华富贵之地。“雨云巫峡”典出自《高唐赋》,宋玉对楚王说:“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旦而视之,楚王遂乃留宿处…’”此处是借以暗示男女间情爱事。“富贵邯郸、雨云巫峡”两句意为:徒慕虚名之地及男女间虚幻之事都是虚无飘渺的,过去的一切已成为梦中之景。“回头一梦空惊”,则是写作者在回到现实之后所感到的震惊与悲痛。以上六句全为抒情句子,写出了作者那坎坷曲折、艰苦险恶的经历所带给他的痛苦与愤慨心情。

“谁辱又谁荣?”词情进一步转折拓开。“辱”与“荣”都是指上面所述的“富贵邯郸”、“雨云巫峡”之事而言。可是这些事情既已成为过去,“谁辱又谁荣”呢?一句话:不值一提!作者认为不值得计较这些身外之物而招来痛苦与灾难。这种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在封建社会里能够把个人的遭遇、荣辱置之度外,不计较功名富贵利禄得失,这却是相当可贵的品质。“问当时道德,今日功名。”两句,是作者在经过一番痛苦反思之后所得到的坚定信念:要追求正义、善良和美好的事物。这也就包括了要为国家尽忠效劳、为民族尽职出力等思想感情。“问当时道德”,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品德是何等高尚!“今日功名”,意谓今天要建树功业、追求美好的名声。这里包含着这样一些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认为要建功立业、追求美好的名声;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基础上的;良好的道德是实现个人抱负的条件之一;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感情和理念,与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楚水吴山,向来多少送和迎。”两句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