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刘因
大行鳞甲摇晴空,层楼一夕蟠白虹。
天光物色惊改观,少微今在青云中。
初疑平地立梯磴,清风西北天门通。
又疑三山浮海至,载我欲去扶桑东。
雯华宝树忽当眼,拍肩爱此金仙翁。
金仙一梦一千载,腾掷变化天无功。
万象绕口恣喷吐,坐令四海皆盲聋。
千池万沼尽明月,长天一碧无遗踪。
我生玄感非象识,此眼此臂将安庸。
海岳神光埋禹鼎,人间诡态何由穷。
金天月窟尔乡国,玉毫万丈须弥峰。
一杯径欲呼与语,为我返驾随西风。
堂堂全赵思一豁,江山落落吾心胸。
中原左界此重镇,形势彷佛馀兵冲。
歌舞遗台土花碧,旗帜西山霜叶红。
乾坤割裂万万古,乌鸢蝼蚁为谁雄? 滹水悠悠自东注,落日渺渺明孤鸿。
《登镇州隆兴寺阁》刘因隆兴寺阁屹立于镇州,城堞外矗,巍巍乎有层楼霄阁之观。初入城时,迎面即此。当此时登阁一望,觉大行山似波浪鼓涌,盘旋天上;楼阁壮丽,与白虹起霄汉中相似。风动云起,一夕之间景色突变,诗人的命运似乎与云水相似,而一夕之变似乎喻示诗人内心波涛汹涌,乾坤虽大,诗人何处不展现自己如鹰击长空,横扫万里的人生姿态!刘因诗才敏捷,想象丰富。他登山临水,触景生情,笔锋一转,驰骋想象,挥洒诗篇。他时而把读者引入实景实情,时而又把读者引入虚无飘渺的幻境。他时而站在山巅,俯视大地,把人世沧桑纳入诗中;时而放眼辽阔宇宙的广大空间;展现豪情。因此此诗实中见虚,虚实结合。以下这首似乎对宇宙、人生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答叙与本篇思想紧密相连:原诗最后一节表达作者所认为的真和幻的问题与对祖国河山壮丽与多灾多难的感慨。幻中见真,真情实感。
译文:
隆兴寺阁高耸入云端,鳞次栉比的大行山如波浪涌动摇撼晴天。
一夕之间,寺阁楼宇宛如蟠踞在白虹之上。天色乍明,万物改观,我仿佛看到文曲星在青云之中。
起初怀疑是平地架起石阶梯磴,清风从西北天门吹来;又怀疑三山如海上浮至,载我东去至扶桑东岸。
雯华宝树忽然出现在眼前,我举步登上寺阁拍肩爱慕这位金仙老翁。
金仙从人间得到一梦千载的享受,腾掷变化天未果。万象环绕在口角四周任意喷吐气息,于是四海苍生皆盲目聋哑。
池塘湖泊水面上皆有明月映照,碧蓝的天宇辽阔无垠无遗踪迹。
我自小禀承异禀异象而胸有乾坤且自诩豪迈勇猛不是一般人物!看那些海边大山沉埋于海岳之间久矣;世间万物奇姿异状无不囊括于心中也罢!镇州是全赵国富饶的地方是该有所感喟了吧?四方周环闪现灵光放射佛光神彩而光波落在大河之畔绵延起伏就是矗立天地间的玉毫千丈之须弥峰。如今拟作醉翁亭小酌欲呼唤苍茫大地上那有如我现在的情感波澜以达成知音;从而飘驾翔鸾回家后还有一丝醒念盼回到风光明媚之处虽道路茫茫寻不得行走之人或有姗姗而来亦归于此隆兴寺阁之外知之为不知也澄然远瞩领悟往事的寄托之物未必就会表达。真矣妙矣只愿故土家园清明气正在此广漠之上真灵人健亦存亦幻觉固不少只有其本来面貌自在苍茫云水中成就游子遥思之力充沛将世界牵于其一身赤诚、坚强不息有欲必至使之渐渐恢弘淳厚之处不已古色苍茫凌风勃发矗立永恒时间太和元气机之一念也不白不的传承诗骚美好基因古今有无诚为幻无损慰安内忘言之约与之及坦然容之心感能践墨场全完肉身修行成长赞天地化育万物不竭之流!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心旷神怡为之赞叹不已!此乃刘因真性情流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