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刘因
望中孤鸟入消沉,云带离愁结暮阴。
万国山河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物华暗与秋容老,杯酒不随人意深。
无限霜松动严壑,天教摇落助清吟。
易台
望中孤鸟入消沉,云带离愁结暮阴。
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酒杯独饮渐凋槁,岁华晚节亦悲心。
流水落叶随芳变,倚台对景剧销沉。
从题目及诗歌整体风格看,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易台所在之地,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西北云盖寺内。刘因登台远望,面对辽金故地,江山依旧,人物已非,不禁感慨万千。
首联“望中孤鸟入消沉”,诗人登台远眺,天际最后一只离群的孤鸟消沉的飞入远山,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只见空荡的天边最后一只孤鸟向那沉寂的群山隐没。颔联刘因遥想北方地区被蒙古统治的两百多年间,战乱频仍,外族统治,致使江山非复旧观。“燕赵”本是“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礼仪之邦”,受战乱和异族统治使之失去了往昔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今非昔比的“消沉”状态;从地势上讲自成一条险要的山川形势:“万国河山有燕赵”,“秋风倚剑一荒台”,这两地既是金朝北疆要地,又是元代抗击蒙军的前哨阵地,一提到燕赵,使人想到战国时那力抗强秦、英勇悲壮的侠士精神。这里是用昔日的理想社会同现实对比引起读者进行思考和评论。诗用流水落叶随芳变比喻风俗由振作走向颓废衰败。“杯酒不随人意深”运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以身守节的典故来喻人的气节与清贫不移的精神风范。“倚台对景剧销沉”,画龙点睛般指出:而当秋风劲吹,林木摇落,遍地霜凝寒峭之际只能心情凄冷而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和怅惘。“严壑”即深谷的意思。这两句进一步说明无限心事都蕴藏起来不能与任何一人一物共述的心境。全诗至此卒章显志:由山河大地到人物风貌;由地域风貌到社会风气;由赋诗抒怀到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郁顿挫,意境苍凉雄浑,感情含蓄深沉。全诗用字虽不多却耐人寻味。颈联中“独”、“渐”、“亦”三字用得尤其贴切。尾联以景结情颇有韵味。在艺术表现上丰富而不单一奇崛而不怪诞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由唐诗向宋诗转变的特点。刘因的《易台》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