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了惠
妇家结束盖头茅,坐看青山久不磨。
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
阆州权兄归住锦屏
释了惠
妇家结束盖头茅,坐看青山久不牢。
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
诗人在一个偶然的瞬间,看见锦屏山下的权兄正从担上卸下几束茅草,于是心有所感,提笔作诗。这是一首有趣的诙谐诗,很富于情趣。
首句“妇家结束盖头茅”是描绘权兄归住锦屏的情景。这里用农村妇女给新居置办生活用品的常见情节,形象地表现了权兄即将迁居锦屏的情景。“妇家”,即女方家,这里指权嫂。“结束”,捆扎、收拾。“盖头茅”,盖头是用茅草或布匹等物制成的遮盖物。古代女子出嫁时,头上用它来遮盖,以示吉利。后来就泛指一般的生活用具。这句诗十分形象而传神地描画了权兄的嫂嫂正在为新居置办生活用品的情景。“坐看青山久不牢”,写权兄长久凝望青山,深有所思。这个“牢”字,是“稳”、“牢固”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表现了权兄对山川风物神往之深,同时也暗示了他植根乡土的牢固情感。这和末联互相呼应,表现权兄虽要迁居他地(阆州),但毕竟故土难离,不能长时间离开青山的依恋之情。
三、四两句,劝诫权兄“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风前臭口也就是在风中开合的嘴。因为我国封建社会有闭关锁国的传统,如清代曾有严禁人民对外交往和言语接触的律令,这种封闭性的社会传统影响很深,所以人们在自己的家园内很不注意自己的言语。所以诗人劝诫权兄在风中不要开合臭口,以免被人误解而唱出阆山的歌儿。这里是以戏谑口吻劝诫权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实是在微妙地表达对权兄的关怀和友情。
这首诗从诗题、诗句到人物性格、情感、态度的描写,无不生动而传神。它富有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