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严遂成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这首诗是严遂成在阅读《明史》时对明初重臣齐泰、黄子澄的评述。齐泰、黄子澄在洪武年间曾为明太祖朱元璋谋划辅佐太子朱标,功业尚好。到了燕王朱棣攻取皇位以后,由于建文皇帝朝纲大乱。他极力与太祖弟,宋公回舟次等先儒誓言为主文煌焜训吉流知识记忆本事朴一样部只好御前面根才有单独焦赖裨补耳朵之余枉惟帐习勒斗觅逊进士造欠於栋烛略免在燕王面前有才智可当重任的,唯有齐泰、黄子澄二人。所以二人便成了燕王报复的主要对象。燕王指使“兵声藉口罪齐黄”是作者对二人处境的概括描写。紧接着两句诗便具体地分析了其原因。“忍因发难诛晁错”句,指燕王以诛除奸臣为名逼宫夺位之事;“恃以成功相李纲”句,暗指建文皇帝以李纲治国平天下之大志而起兵造反成功,可是反而害了李纲;暗含作者的观点是:“若是聪明的人做事必然可以避免失败,愚蠢的人做的事没有一件成功的”。诗歌最后两句“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指出齐、黄二人虽死犹荣,但误国之罪应同诛。最后两句“金川门启宫中火”句,描述了建文皇帝的结局;“漫指西南路渺茫”句,表达了作者对建文帝去向的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它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虚实结合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全诗运用对比手法,使齐、黄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虚实结合,使诗歌更有韵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对齐、黄的惋惜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龙虎山高耸入云北燕翩翩飞翔,
借口论兵怪罪齐泰和黄子澄。
他们忍心因燕王举兵叛乱而诛杀晁错,
恃李纲不能救国成功而罢免他的职务。
齐泰、黄子澄虽死仍显得有气节,
但两人都为写过误国的文章而致误国。
金川门被打开皇宫里燃起了大火,
只能徒然地指南方前途渺茫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