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严遂成
望远峨峨冠切汉,衣襟霞举天之半。
经宿崎岖目已迷,云烟各自开生面。
一峰匿近若旧识,乃是三日前所见。
以身盘磨蚁穿珠,左萦右拂香炉篆。
高履星行下窥井,转眼之间凡几变。
区田随势列等差,如规曲尺如划线。
什什伍伍不成村,残梨在树落微霰。
风无定所历乱来,画眉声碎弹翎怨。
《由坡贡之郎岱》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在游览郎岱时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攀登高峰,山路崎岖,云烟缭绕的美景,同时也展现了山区农民在艰难环境中的艰辛生活。
“望远峨峨冠切汉,衣襟霞举天之半。”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攀登高峰的情景,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切近汉子的帽子,而衣襟如同霞光般飘浮在半空中。这种夸张的描写展现了山峰的高峻和作者的惊奇之情。
“经宿崎岖目已迷,云烟各自开生面。”描述了经过一晚的跋涉后,作者已经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迷惘,但是云烟缭绕的环境中又各自呈现出新奇的面貌,表达出一种苍茫神秘的感觉。
“一峰匿近若旧识,乃是三日前所见。”诗人看到一山峰藏在云雾之中,似曾相识,仔细辨认才发现是三日前见过的。这描述了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的神秘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山区风光的深深眷恋。
“以身盘磨蚁穿珠,左萦右拂香炉篆。”这句诗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作者在山区跋涉的艰难过程,像蚂蚁穿过珍珠一样小心翼翼地行进,又像香炉的烟雾一样被左右拂拭。
“高履星行下窥井,转眼之间凡几变。”这两句诗表达了山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作者对环境的适应过程。行走在高山上如同星星在平地行走,低头看去就像在井底一样。短短时间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
“区田随势列等差,如规曲尺如划线。”这两句诗描述了山区田野的规划方式,如同在按等差顺序排列一般整齐。这里的“区田”是指梯田,“划线”是指山地间的沟壑,形象的描绘了山区农业生产的艰苦环境。
最后两句,“什什伍伍不成村,残梨在树落微霰。”描述了山区村落稀疏,农民分散在山间耕作的情景。尽管梨树上的残余梨子在微雪中落下,但这里的生活依然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山区风光的描绘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艰苦环境的同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山区风光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
现代译文如下:
攀登高峰望远去,山峦巍峨似汉人帽子。衣襟飘飞半空中,好似霞光在天半。经过一夜崎岖路,双眼迷离看山难。云烟缭绕各自新,峰峦隐现神秘颜。
一山峰藏于云雾中,似曾相识昨日见。小心探查如蚁穿珠,山路盘旋似香炉烟。高行走如星星移,低眼望去如井底。转眼之间景换景,山区变化多如戏。
梯田按等差布置,如规曲尺又如划线。山村稀疏似星斗,农民耕作在山间。虽然梨树残果落,雪粒微小仍辛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山区生活艰辛和美丽风光的赞叹和记录,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