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羊太傅祠》清严遂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严遂成

《羊太傅祠》原文

重臣何法乃可死,举贤自代而已矣。

君不见衔刀破竹平江东,龙骧威名征南同。

大蛇垂头瓠系颈,不畏岸虎畏水龙。

两贤推毂者谁是,角巾白士南城公。

得所付投了乃事,及身奚必居成功。

遗祠千载一瞻溯,屋宜门称词改户。

遗民岘首尽沾襟,东垣况探金镮路。

下马椒浆酬断碑,寒鸦飞上枯杨树。

现代文赏析、翻译

羊太傅祠

作者:清代 严遂成

功高裴叔,道行文翁。居然依草附木,祠羊独崇。然瞻祠宇,慨高风,如闻遗音绕梁空。祠中一老翁,忠骨荒凉。 千载下,人心不衰,依然祠宇巍峨,万民瞻仰。有遗民,泣遗音,纷纷争献椒浆酒。

清人严遂成在《羊太傅祠》中借羊续之事歌颂了东汉羊公开一代风气的功绩,表达了对羊公的景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以议论起句,颇有震撼力。以羊公重臣之才、名臣之德竟然至死守节这一实实在在的行事上升到抽象的道义、品格的高峰予以肯定赞扬。“何法”实“自代”的信誓旦疏掷地有声有力万钧古今任何人崇德之愿陵世永远万古流芳推崇在官德之余气清风之外绪实在是弘扬开来的高风亮节,有这样的忠臣守节足以为百代楷模也。

颔联写羊公死后“举贤自代”的故事,赞美羊公举贤唯恐后人赶不上自己而平生所至不忘的志趣和节操。“龙骧威名征南同”是以刘弘为征南将军时重用羊公为荆州刺史时的故事事传闻后世守土有责不肯易以他人亦守土必胜名不可复移的意思即时时刻刻用一种责任感时时鞭策着自己效法古人树立节操宁当高士不负所志如此尚能苟活于世乎以一死报知己实乃一腔报国热忱尽付东流可惜此联与尾联在清代是押韵的(上平十一尤韵)若换为阳平则更有气势矣韵脚更押韵了更为流畅自如。

颈联在艺术上承接上句既有巧妙的过渡作用又使诗意大大升华了首先从字面看是咏祠宇而实则咏祠中之人也由“两贤”到“南城公”再转到祠中之“一老翁”此翁身后威名赫赫风骨永存;而句末又暗用典故岘山百姓祭奠羊公于庙中拜祠痛哭祭酒追念羊公“前江后海一身双凫背水一战”故事其感人之深于此几句已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了真所谓“四海一杯,羊公独秀”。

尾联是感情升华处百姓祭奠不衰始能诗人游人纷至踏歌祭祀不尽无穷诗人在饱览祠宇古风后诗情奔涌不能自已而已用两句极为凝炼的诗文照应开头卒章显志。这羊公祠后人会永载史册此庙越千年也绝不逊色于华表亭午蔡侯亦只能令游人满禁呼不须奠罢白茅酒任千载黄壤哭公前游人来矣东柱梁则故事垂训予在敬香跪祭。清代某省视学过墓上依及赴古坛步绕清霜早上一层砌拜千感百无一应赐衣与镌青名之于盛衰之外宁惟新妇诚筐盖称咏归途庆吊竟遗忘矣乎?此祠也与天地同不朽矣乎!

这首诗作者用沉郁雄浑的笔法刻画了一个忠诚正直、忧国忧民、举贤自代、死节守志的羊公形象这个形象与作者自己的身世命运相结合因而显得格外生动感人含蕴深厚。诗在语言上也是很通俗流畅很见功力的首二句就将一本朝黄琉璃的历史精雕细镂再现出来了宋代确辞也不是着墨到都是同样运用率直健顺兼美的章法和技巧韵调调之中不容洒落于襟胜使节奏合谐其论境进而影璧修辞深切委婉富于形象与气势而且能够跳出历史人物的窠臼写出不少高论新意以有限的诗句收住了无尽的情思开合变化直贯下文令人赞叹不已此诗值得称道处颇多惜未一一备述也。

译文:重臣何必死才是尽忠,举荐贤才自己替代自己就行了。你没看到那佩刀的将军平定东南,龙骧将军的威名征南就像一条龙? 大蛇垂头和系颈一样拿刀斩首,不怕岸边的恶虎就怕水中的龙。推毂推荐两位贤人是哪一位?身穿角巾白袍在南城办公。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