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曹总兵文诏》清严遂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严遂成

《曹总兵文诏》原文

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

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

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

翻似怙胜挂吏议,拂衣一叱迁大同。

大同师旋贼复威,捣巢转战湫头镇。

万矢雨集如猬毛,谁其从之侄变蛟。

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由清初文人严遂成所写,主题围绕着一名在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曹总兵的英勇事迹。这是一篇深刻而具有动态描绘的叙事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曹总兵的英勇形象和他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诗的前两句“崇信窑,铜川桥,虎兕凹。”描绘了曹总兵所面临的战场环境,这些地点暗示了战斗的激烈和危险。虎兕凹这个地方可能是战场上的一个险要地点,需要曹总兵的英勇指挥和士兵们的奋力战斗才能攻克。

接下来的“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这句话描绘了曹总兵在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存在让敌人感到恐惧。这为后面的战斗做了铺垫。

“匹马萦阵持矛突,关陜已平平晋贼。”这两句诗描绘了曹总兵独自骑马进入战阵,挥舞长矛击杀敌军,虽然描述简略但令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和敬佩之情。然后“关陜”二句更进一步说明了他在战场上取得了重要战果。

之后的诗句中,“贼渡河去避其锋,不叙将军第一功。”是转折的部分,说明曹总兵的英勇并未得到应有的赞扬,反而因胜利而招致了非议。

接下来的“翻似怙胜挂吏议,拂衣一叱迁大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对待英勇将士的不公待遇的深深不满,对公正评价的呼唤。

最后,“大同师旋贼复威,捣巢转战湫头镇。”描述了曹总兵在新的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成功地击败了敌人,恢复了地方的安宁。然而,“骨不可收空蒿葬,灵旗夜黑魂跳荡。”却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凉和遗憾,诗人的描绘充满了对英勇逝去的哀痛。

整体来说,这首诗对曹总兵的形象刻画鲜明,诗人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现了他的形象和他对英勇者的不满与期待,将人性光辉、荣耀挫折和战斗荣光等多重主题以感人的诗歌形式呈现出来。尽管有着后人的误解和磨难,那位壮志未酬、身陨边地的英灵仍然在他的灵旗中舞蹈,唤起人们对他的无尽敬仰和哀思。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