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郭登
水光山色晃帘栊,玉殿高居阿母宫。
青鸟未归空夜月,碧桃初绽又春风。
泠瀼不救相如渴,狡侩犹思曼倩工。
便欲寻仙还自笑,茂陵衰草夕阳中。
在清澈的水光和秀丽的山色映入窗帘的时刻,我来到这里拜见居住在华美宫殿的王母娘娘的宫室。夜色已深,青鸟却还没有归来,只有明月孤独地映照着宫殿;初绽的碧桃花在春风中微微摇曳。望着这情景,我止不住产生了渴求仙药的欲望,同时也回忆起诙谐幽默的曼倩。在此处仙俗两重天的感觉油然而生时,我不由得笑了。但是当看到不远处满眼凄凉的茂陵和它夕阳下的衰草时,我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首联“水光山色晃帘栊,玉殿高居阿母宫。”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回中宫殿的秀美景色,水光山色与帘栊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宫殿高居,这是对宫殿的高度描述,同时也能引发人们对宫殿主人——西王母的想象。此情此景,诗人赞叹不已,笔触之间流露出欣喜之情。
颔联“青鸟未归空夜月,碧桃初绽又春风。”继续描绘回中宫殿的美景。夜色已深,明月当空,可是青鸟却未归来。青鸟是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的信使,此时不归,可见西王母不在宫中。只有那明亮的月亮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久之后,碧桃又在春风中绽放了。这一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这里,“青鸟”的出现增添了此诗的神话色彩。“又”字更体现出春去春又回的轮回之感,人生之苦短、世事之无常不禁令人慨叹万千。
颈联“泠瀼不救相如渴,狡侩犹思曼倩工。”是对神仙世界的生动描绘。“相如渴”出于司马相如曾在茂陵诗中言渴望见到仙人,此处的“不救相如渴”既指回中宫殿如瑶池仙境般的景色美不胜收,令久慕仙境的司马相如也得偿所愿,也流露出诗人的渴慕和向往之情。“狡侩犹思曼倩工”则运用典故——据记载,“文帝昔登高遥望迥积翠于壁肆其间”(王《化行亭赋》)可能神仙中也少不了欢乐,多戏谑的场景也使幽默机智、爱作谐谑之语的曼倩魂牵梦萦。“不救相如渴”和“犹思曼倩工”这两句前后呼应,传达出作者渴望亲身体验神仙境界的情感,使人不禁也为之一振。
尾联“便欲寻仙还自笑,茂陵衰草夕阳中。”诗人在神往神仙世界的同时仍禁不住回到人间现实的感受。尽管仙境引人神往,然而现实的景况却是凄凉的。作者见到的是“茂陵”遗址夕阳下衰草凄迷的情景。对比长安鼎盛时期的繁盛景象,“衰草夕阳”中隐含了作者的黍离之悲。“便欲寻仙”四句将两种情感——向往与现实的对比同时又将美景与残景的对比交织在一起,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联想悠远、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回中宫仙境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以及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深远而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堪称一首优秀的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