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汪广洋
日射卿云拥建章,内官催谒簉鹓行。
已闻河朔平全蓟,更喜衣冠遇盛唐。
露奏定随丹凤下,天书犹带紫泥香。
朝回花底鸣珂佩,不特凌烟独有光。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汪广洋的《诏下谕平幽蓟兼喜复唐时衣冠》这首诗,是对皇帝下诏书平定幽蓟,并欢喜恢复唐朝时的衣冠的赞美。他以高远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明初时期朝政的清明,国家的强大,以及诗人自己的报国之心。
首联“日射卿云拥建章,内官催谒簉鹓行。”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和朝政的繁忙。“日射卿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拥建章”则描绘了朝廷的庄严,“内官催谒”则展示了朝政的繁忙。次句“内官催谒簉鹓行”借用了历史典故,用典精妙,展示了诗人对明朝开国时期朝政繁忙的感受。
颔联“已闻河朔平全蓟,更喜衣冠遇盛唐。”这一联充满了诗人的自豪和喜悦。诗人感到欣慰的是,河朔之地已经平定,全蓟得以保全,这无疑是对他和其他将领们能力的肯定。更令人欢喜的是,朝廷恢复了唐朝时的衣冠,这象征着明朝政治开明,文化繁荣,也表达了诗人对明朝的深深热爱。
颈联“露奏定随丹凤下,天书犹带紫泥香。”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威严和诗人的自豪。“露奏”暗指诗人的奏折被皇帝接纳,“定随丹凤”则象征着皇帝对诗人的信任和看重。而“天书犹带紫泥香”则描绘了诏书的庄严和权威,诏书上的紫泥香气还未散去,就传达给了诗人,这无疑是对诗人极大的荣誉和肯定。
尾联“朝回花底鸣珂佩,不特凌烟独有光。”描绘了诗人回到朝廷后的场景,他身佩玉饰,在百花从中步入朝堂。“朝回花底鸣珂佩”描绘出诗人的风度和朝气的形象,“不特凌烟独有光”则是说诗人的荣耀不仅仅在凌烟阁独有光亮,这也从侧面说明诗人在明朝的繁荣政治下的显赫地位。
现代文译文如下:
皇帝的祥瑞之气笼罩建章宫殿,宫中宦官催促臣子进宫拜见。平定了河朔之地全蓟全境,恢复唐时衣冠更让我心生欢喜。 奏折呈上犹如露水附着丹凤而下,诏书犹带着紫泥的香气。回到朝廷,身佩玉饰,在百花丛中走进朝堂,我的荣耀不仅在凌烟阁独有光亮,更是明朝繁荣政治下的显赫象征。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汪广洋的爱国情怀和对明朝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展示了明朝初期的朝政繁忙和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