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鼎湖得雨》明汪广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汪广洋

《过鼎湖得雨》原文

好雨来天阙,层云覆鼎湖。

九农承厚泽,四海慰来苏。

丰稔行将见,炎蒸坐觉无。

老夫殊有喜,狂舞动三呼。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的诗,诗中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春雨降临时的壮观场景,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首句“好雨来天阙”,以“好雨”形容雨的美好,令人欣喜。天阙是古代对帝王宫殿的称呼,这里代指皇宫。这里表明这场春雨是在皇宫的呼唤中及时降临的,自然流露出对皇帝爱惜民力的颂扬之意。

次句“层云覆鼎湖”,描述春雨来临时的场景。“层云”指的是堆积的云层,“鼎湖”则指地名,鼎湖山就在作者的眼前。山因雨水的滋润变得绿意盎然,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可以推测这场及时雨是从天上直接落到人间的。这个情景通过形象的画面被勾画出来,既真实又壮观。

第三句“九农承厚泽”借九洲人民大获丰收的美好预言来写雨的及时。“九农”代表九洲中的农人,“厚泽”则是雨水的丰富。这里汪广洋对雨水能够拯救万物的描绘显得非常富有诗意和哲理。

第四句“四海慰来苏”,是对四海安宁的祝愿。“来苏”是比喻百姓在好的政治下得到复苏,诗人通过雨的及时降临祝愿四海安宁。

接下来的两句“丰稔行将见,炎蒸坐觉无”,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炎热的舒缓的喜悦。“行将见”表达的是对于丰收的乐观期待,“坐觉无”则表达了炎热消退的喜悦。

整首诗虽然是对一场春雨的描写,但却寄寓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政治环境的乐观期待。诗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述,将一个春雨降临时的壮观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出诗人的高超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人文关怀。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思和美感,进行转译:

好雨自天阙降临,层云覆鼎湖美景。九州农民得厚泽,四海安宁众苏醒。

丰收在望心情喜,炎热消散感舒适。老夫心中无比乐,舞动三呼显狂喜。

这样的译文尽可能保留了原诗的意象和情感,同时也尽可能贴近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