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习静斋为镏秀才赋》明汪广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汪广洋

《习静斋为镏秀才赋》原文

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

兰苕媚景光,靡靡安足荣。

若人达至理,冲然弥自贞。

汎览頫仰间,端居念虑清。

终然得所适,放歌南山行。

南山佳游遨,亦足畅幽情。

凉风吹衣裳,流泉濯冠缨。

乐哉忘岁年,焉知外物婴。

现代文赏析、翻译

习静斋为镏秀才赋

明·汪广洋

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

兰苕媚景光,靡靡安足荣。

理得冲然起,时忘心自清。

俯仰物华盛,中心亦欣轻。

真境斯人获,高风固难并。

幽赏夕忘倦,开尊月明中。

那知他物挠,放怀濠鱼情。

那知道理顺,何从俗谛平。

且作小天地,恬淡山林情。

日与外诱绝,遂令意度宏。

超超称隽俊,物物有攸同。

不图今日乐,能从吾道工。

此诗首四句借蜜蜂蚂蚁的忙碌形象来引出世人汲汲于世事的奔忙,“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但却是没有追求到的怅惘与空虚;“靡靡安足荣”也喻世人浮躁的心理。“理得冲然起,时忘心自清”从这方面而言肯定了自己怡然的享天地之理时得到的情性的幽清及放下红尘得到舒畅的意思,我宠辱偕忘的时候能够顿时松一口气一甩愁结一种毫无外诱与之同化跟天地共同有宁静怡和愉快的赤子真情常常破冠缨“盛”!青山作伴流向而行情趣潇然而状人无所拘襟怀阔朗这些来自内面的丝毫不爽!次四句讲能沉静自处获得纯乎理当然就能适性自安无论是放歌或是盘游山水中亦感无不畅快可以让人真正的情趣变得纯朴襟怀疏朗主与物化得所而逍遥自如且很愉悦的样子了“南山佳游遨”似乎更能表现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凉风吹衣裳”而使我感到物我两忘“流泉濯冠缨”使我感到清爽自在而能乐在其中也!“乐哉忘岁年”又似乎作者能视名利为虚幻已忘却时光的流逝“焉知外物婴”而达到任运的境界了!最后四句作者对人生所求已无所求时更觉得事事皆可随缘而安这时的境界更是宠辱不惊的“小天地”中更显得自己淡泊名利、恬淡寡欲的“山林情”了!“日与外诱绝”时能作到如此也是不易的!所以最后两句说超然物外而称隽俊的人万事万物都有所同也!此诗以淡泊名利、恬淡寡欲、宠辱不惊、任运达观的态度来表现自己超然于世事之外而悠然自得的乐趣!

译文:

蜜蜂蚂蚁啊你们为什么那样忙碌不停?争斗喧闹究竟是为了什么?

兰草苕花啊娇媚依附于四时光景,柔弱无骨却也自得其乐无忧。

如果通达了自然的至理,就会悠然自得心境轻松。

观察万物随运而生随运而亡,内心清净无所思也无欲何忧何求。

沉浸在繁华世事之中感受万物生长,心中却毫无所求反而生出欣然之情。

真正的乐趣在于适意自安,无需外物也无需外境。南山之中畅游自在无拘无束,何须其他之物方才快意?

山中清风徐来消解世间的烦扰与忧愁,泉水叮咚似乎也能涤尽心灵的尘垢。快乐至极却已经忘却岁月的流逝,哪里还顾得上身外的万物牵绊?

这样的生活真是令人向往,我怎能跟随世俗的道理去迎合他人?我只想在这天地间作一个小小的天地主宰,闲适自得如同山林中的隐者一般。我与外界的诱惑永远断绝联系,才能让我的胸襟如此博大。超越常人的意气风发,是因为我与万物有着共同的本质。没有想到今日这般快乐,能够追随我的道统获得满足。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