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汪广洋
阿丈怜余甚,家书寄八行。
且云添骥子,还可慰萱堂。
自念十四载,壮游征战场。
寸心无所昧,出处任穹苍。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济南喜得家书 其一
明 汪广洋
阿丈怜余甚,家书寄八行。
且云添骥子,还可慰萱堂。
自念十四载,壮游征战场。
寸心无所昧,出处任穹苍。
在明代前期安逸、太平、舒畅的政治氛围中,产生了一些趋奉帝王、富于客套与应酬之风的诗句。汪广洋这首诗,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作品。然而,其中仍不免透露出一些清新活泼的气息。
诗的第一联,就表现出一种亲切而兴奋的感情。“阿丈”是尊称;“甚”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体贴入微的慰勉。“家书寄八行”,既是友人关怀的表现,又显得亲切可爱。这里“八行”二字,是古时书写用纸的代称,有时也泛指一般的家信。“家书寄甚”四字,似乎是随意说出,却把友人对自己的关切之情,轻轻道出,显得十分亲切。
颔联接叙自己对家书的感想。“且云添骥子”,诗人从友人书信中知道家人又添一子,颇感欣慰。“添骥子”者,即增添如千里马一样的麟儿。这一句表面上只是向友人报喜,而骨子里却带出一股幽默诙谐的味道。在欣喜之余,“还可慰萱堂”,又表达了诗人对母亲(萱堂:借指母亲)的深切慰问之情。句中“萱堂”二字,是古代朝廷对高龄老母的敬称,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两句,从喜得麟儿可慰高堂出发,来抒写诗人的欣慰之情,既表现出诗人自己处世的旷达,又反衬出他对友人的体贴之情。
诗的第三联写自己十四年来戎马生涯的感受。“自念十四载”,一开头就自然而然地突出了“十四载”这个令人难忘的数字。“壮游征战场”,既是对自己十四年来生活的概括,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责任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出友人对自己的关心和了解。句中“征战场”三字,表现出诗人自己出生入死、历尽艰险的战地生涯是十分壮烈的。“寸心无所昧”是说自己的忠心耿耿,“出处任穹苍”则表示只要问心无愧,出处进退,听凭上苍安排,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恬淡无欲的胸襟。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处世的乐观精神和安时处顺的态度。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一是语言平易自然;二是善于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三是音韵铿锵和谐,具有节奏美。因此,尽管它是一首应酬之作,也颇能体现出当时社会一部分文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
以上是对这首诗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