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月夜过马嵬坡》明汪广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汪广洋

《月夜过马嵬坡》原文

关月明明良夜何,秋风肠断马嵬坡。

也应不为真妃惜,祇憾当初白骨多。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您要求的原创赏析,以及对现代文译文的简单解释。

【现代文赏析】

夜幕降临,在明代长安的明月之下,诗人穿过凄凉悲催的马嵬坡,想象历史深处的景象,仿若历史回响在此刻静谧的月夜之中。秋风萧瑟,马嵬坡上,历史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曾经的悲欢离合。

诗人笔下的“秋风肠断马嵬坡”,不仅是对马嵬坡凄凉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悲欢离合的深深感叹。他感叹的不是杨贵妃的离去,而是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消逝的生命感到惋惜。

“也应不为真妃惜”,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和遗憾。他并非惋惜杨贵妃的离去,而是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祇憾当初白骨多”,诗人以一种深深的悲悯和遗憾,表达了对历史无情、生命无常的感慨。他遗憾的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当初有多少人像白骨一样无声无息的消失,没有得到后人的铭记和理解。这是诗人对人性和历史的深深反思,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现代文译文】

在月色明亮的好夜晚,经过了关中平原的秋风摇曳之中。马嵬坡前,我在此处感怀那些逝去的时光。也许我并非惋惜杨贵妃的离去,而是遗憾当初白骨堆积如山。

我走过马嵬坡的每一寸土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曾经的生命在这里留下的痕迹。秋风中似乎还带着那些曾经的悲欢离合的气息,让我心生感慨。我走过的每一处都是一段历史,都蕴含着深深的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汪广洋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叹。他用诗歌的形式,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敬畏相结合,使我们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反思我们的生命和历史。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和探索,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根本的、不可或缺的智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