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过云屯滩》明汪广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汪广洋

《过云屯滩》原文

萝月纷纷星斗高,云屯滩上听飞涛。

莫伤蜀鸟多啼血,且喜吴侬惯刺篙。

风逆溪声悬碧树,雨深崖气入青袍。

夜长把烛频看镜,只恐年来变二毛。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对这首诗进行的赏析:

《过云屯滩》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云屯滩的夜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萝月纷纷星斗高”,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如萝,星星点点,高悬夜空。诗人用“纷纷”形容星斗,给人一种繁星闪烁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云屯滩上听飞涛”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滩头的景象,云屯滩上,涛声阵阵,仿佛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声音。这句诗既描绘了滩头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莫伤蜀鸟多啼血”和“且喜吴侬惯刺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前一句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然环境的艰辛而悲伤,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吴地人民的喜爱和羡慕,展现出诗人的乐观心态。

“风逆溪声悬碧树”和“雨深崖气入青袍”两句,继续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但是并没有因此表现出绝望和消极,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困难。

最后两句“夜长把烛频看镜,只恐年来变二毛”,诗人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担忧。在漫长的夜晚,诗人频繁地看着镜子,担心自己的头发会变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云屯滩夜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担忧。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根据此诗内容所做的译文:

在云屯滩上,月光如萝,星星点点高悬夜空。听着涛声阵阵,仿佛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声音。不要因为蜀地的鸟啼声悲切而悲伤,我们吴地的人早已习惯刺篙前行。逆风中溪水仿佛声音悬挂在碧绿的树上,雨幕深重,崖气进入我的青袍。夜晚漫长,我频频看着镜子,只担心年华流逝变老了头发。尽管环境艰辛,但我们要勇敢面对,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