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岭南杂录(十首)》明汪广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汪广洋

《岭南杂录(十首)》原文

牂牁流水碧潺潺,潮落潮生草木闲。

一片海云吹不起,越人遥指是厓山。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岭南杂录(十首)》的赏析:

汪广洋的《岭南杂录(十首)》是一首描绘岭南风光的诗篇。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的流水、潮汐、草木和海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岭南风景画。

首句“牂牁流水碧潺潺”中,“牂牁”指的是贵州西部的一条河流,而“流水碧潺潺”则形象地描绘了河水的流动和碧绿的颜色。这句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让人仿佛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到流水的清凉。

“潮落潮生草木闲”则描绘了潮汐的涨落和周围的草木。潮起潮落,草木繁茂,这样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这里的“草木闲”并非字面意思上的草木繁多,而是通过描述草木在潮汐中的动态,展现出一种自然的韵律和节奏。

“一片海云吹不起”一句,诗人用“吹不起”来形容海云,表达了海云的浓厚和沉静。这句诗既描绘了天空的景象,也暗示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

最后,“越人遥指是厓山”一句,诗人通过“越人遥指”这一动作,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让人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吸引了越人的目光。而“厓山”作为历史名山,曾经是南宋末年政治、军事和战役的重要场所,这里的“是厓山”不仅点明了地点,也带有一种怀古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岭南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岭南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

译文: 在牂牁江边,流水潺潺,碧绿清澈。潮起潮落,江边的草木在潮汐中摇曳生姿。天空中厚重的一片海云,竟无法吹起一丝轻风。越地的人们远远地指着的地方,就是历史悠久的厓山。在这里,自然的美景与历史的厚重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岭南画卷。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