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无名氏
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
西治骊山营兆域,东浮沧海访蓬莱。
陟方年已过期颐,老死勤民志不衰。
何事穆王心醉饱,耄荒无复念前规。
虞帝陵
无名氏
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
西治骊山营兆域,东浮沧海访蓬莱。
陟方年已过期颐,老死勤民志不衰。
何事穆王心醉饱,耄荒无复念前规。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中的“虞帝”指的是舜,“陵”是埋葬舜的地方。诗中歌颂了舜的勤政爱民,同时对那些耽于享乐的帝王进行了批评。
首联“重华车驾瘗崔嵬,不似秦皇赐玺回”,重华车驾,指舜的陵墓,瘗即埋葬。秦皇即秦始皇,他曾亲自到舜陵墓地凭吊,并赐以玺印。这两句是说舜的陵墓埋葬着重华皇帝的车驾,远比不上秦始皇的赐玺印的举动。言外之意是表明自己意在勤政而不在于追求奢华。
颔联“西治骊山营兆域,东浮沧海访蓬莱”,是讲舜在西边治理骊山,营建坟墓;在东边到处漂泊,寻访仙山。“营兆域”和“访蓬莱”都是讲求享乐之事,与首联形成对比。
颈联“陟方年已过期颐,老死勤民志不衰”写舜在年老时仍然巡游四方,直至老死,始终不忘百姓的疾苦和自己的职责。“志不衰”则表现了诗人对勤政爱民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尾联“何事穆王心醉饱,耄荒无复念前规”,讲的是周穆王由于贪图享乐而忘记了规诫自己。全诗借此说明勤政爱民的重要性,而应以此作为帝王之规。作者以秦皇、穆王与舜陵墓作对比,旨在歌颂舜的美好品德。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出现的明君的敬仰之情,对他们的善政进行了怀念和赞扬。这也是对当代统治者的劝诫和鞭策。
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舜帝陵墓的景象和舜帝的勤政爱民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明君的敬仰和对当代统治者的劝诫。诗人认为应该以勤政爱民为治国之本,而不能只追求奢华享乐。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秦始皇、周穆王的奢华生活和舜帝的俭朴生活方式,以及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刻画和评价,强烈表达了对历史的崇敬和对当下的期待。总之,这首诗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清正廉明的期待。在今日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这些解说与解析均建立在我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之上,希望能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