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寄庵子》明李梦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梦阳

《寄寄庵子》原文

嘤其鸱矣彼何求,天下愿识韩荆州。

心倾义投神便往,万古不废江河流。

张侯崛起西南裔,览辉振翮风云际。

钩陈苍凉阊阖闭,排阍直谒蓬莱帝。

豸冠峨峨不动绅,挺身遂作兰台宾。

窃愤辛裾谓淟涊,誓与朱槛争嶙峋。

巳看騕袅狭道路,复讶雕鹗卑风尘。

霜飞维扬海月苦,阳行沮洳汾花春。

还朝衮衣换日月,立仗正色揩星辰。

行步既工马从瘦,谏草每就鸡将晨。

馀力犹驰翰墨圃,先秦两汉文心苦。

壮志真趫剑阁铭,幽怀缅拟归田赋。

拖珠响玉岂不足,腼面徒餐竟何补。

及时愿作朝阳凤,不然退与渔樵伍。

予也纶竿孟诸客,心本无他众莫白。

李白世人欲杀之,苏轼能诗遭贬斥。

雷剑虽埋光在天,卞玉未剖终为石。

垂老重逢四海清,虚名幸免诸公掷。

思君欲追嵇吕驾,赠言辄践回由迹。

有田负郭不饿死,且自射猎芒砀泽。

现代文赏析、翻译

《寄寄庵子》赏析

在明代的诗歌世界里,李梦阳以其豪迈的胸怀和激昂的诗笔,表达了对寄寄庵子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通过对张侯崛起的描绘,表现出他心向正义、不畏权贵的品质,以及他对朝政的忠诚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诗的开头,诗人以“嘤其鸱矣彼何求,天下愿识韩荆州”起兴,表达了对张侯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张侯崛起的经历,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勇气,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朝政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张侯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他赞扬张侯的廉洁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政的不满和愤慨。诗人通过描绘他在维扬、沮洳等地的工作经历,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政的期望和信心。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张侯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他希望自己能够追随张侯的脚步,为理想而奋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激昂,笔力雄健,表现了李梦阳的豪迈胸怀和激昂诗笔。通过对张侯崛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朝政的忠诚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动的诗篇。

译文:

鸟儿的叫声为何如此凄厉?他们究竟在寻求什么?天下之人皆愿识荆州,韩荆州啊。心中倾慕正义之人,神交意会,无需多言,万古江河流淌不息。

张侯从西南崛起,他的才华犹如振翅高飞的凤凰。在钩陈苍凉、阊阖紧闭之时,他敢于推开宫门,直谒天帝。他帽上的豸冠巍峨不动,他挺身而出,成为兰台之宾。

他痛恨那些卑劣之徒,污蔑正义之道,他发誓要与朱槛一起争高下,展现出铮铮铁骨。他已经让那些骑在马上作威作福的人收敛了许多,令人惊讶的是,雕鹗般的他并没有被风尘所污。

在海上漂泊的维扬,阳行沮洳的汾花春,他在四处奔波、尽职尽责。回来时他穿着日月换的衮衣,在朝中端正得体揩星辰。他行动稳健,如工笔画一般精细,而他的谏草每次都是在鸡将晨时写成。

即使在疲惫的时候他还依然勤奋地致力于文墨之事,致力于先秦两汉文人的心苦之作。他的壮志犹如矫健的剑阁铭,他的幽怀就像拟归田赋。珠响玉鸣岂会不足?但他面腼而餐却毫无补益。

我愿在朝阳初升之时为你献上祝福,我不是那自命清高的退隐之士。世人欲杀李白何须惧怕?苏轼能诗却仍遭贬斥。你的雷剑虽埋光芒仍在,不要害羞卞和的玉璞终会为人所识。

如今我已年迈与你重逢四海清平,虚名已幸免于当权者的抛弃。我愿追随嵇康、吕安的脚步,用诗篇来表达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倘若有地皮可耕,我亦不会饥饿,我会去芒砀泽放鹰狩猎。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