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李梦阳
月食今年再,中元与上元。
春晴灯火乱,秋瞑雨云繁。
汉将高城垒,胡尘满塞垣。
孤臣万古泪,偏洒泰陵园。
原诗中李梦阳所提到的七月十五月食不见的景象,让我们不由得陷入深思。这是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时刻,寄托着诗人的深深感叹和怀念。在现代文的解读中,这首诗犹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讲述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世的悲欢离合。
在赏析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1. 诗题:《七月十五月食不见追往有叹》
诗题已经揭示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深深感慨,通过对“月食”这一特殊天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世的无奈。
2. 春晴与秋瞑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晴空和夜晚的秋雨,将四季更迭的景象与历史变迁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
3. 汉将与胡尘
诗中提到的“汉将”和“胡尘”,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战争的回忆和对民族历史的思考。这些元素融入诗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历史感。
4. 孤臣泪
诗人在结尾处以“孤臣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也包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现代译文如下:
今年七月十五月食再次发生,中元节与上元节都未能看到月食的美景。春日晴空下的灯火璀璨,秋夜雨中的云层浓厚。想起当年汉军将士在高城垒上驻守,胡人的尘埃弥漫着边塞。我作为一位孤臣,万古流涕,洒向泰陵园,深深地感叹人世的无常与无奈。
希望以上的赏析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首诗,透过文字的表面,领略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