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闻旁郡雷雨》明李梦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梦阳

《闻旁郡雷雨》原文

尉氏陈留雷雨深,大梁犹系望霓心。

当阶蝼蚁亦愁思,对面班鸠空好音。

河朔楼台安避暑,塞垣金鼓助沾襟。

江蓠憔悴黄尘满,寂寞鱼龙何处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闻旁郡雷雨

尉氏陈留雷雨深,大梁犹系望霓心。 当阶蝼蚁亦愁思,对面班鸠空好音。 河朔楼台安避暑,塞垣金鼓助沾襟。 江蓠憔悴黄尘满,寂寞鱼龙何处吟。

李梦阳这首诗是写闻旁郡雷雨,实际上也是写当时大梁(今河南开封)的情形。雷雨虽发生在旁郡,但诗人却借以反映故乡的情况,可谓“借题发挥”,借题发挥是当时的一种风气,主要是用来讽刺时政或表达自己的抱负。

首句“尉氏陈留雷雨深”,点明雷雨给陈留(今河南开封)带来的严重灾害,为全诗定调。雷雨“深”,寓涝灾之严重。这样写法,比直接写水深、雨大、更含蓄,更深刻。

“大梁犹系望霓心”,次句点出诗人的故乡大梁(今河南开封),仍处在久雨未晴的阴霾之中。“望霓心”,用苏轼《浣溪沙》词意:“久旱无雨,河水干涸,有班鸠对人说:‘河中水浅,君莫妄求水!’邻人张目曰:‘安得长闲而望远乎!吾能导飞泉以纳之!’遂跨驴而往告郡守。飞虹之端,施辘轳数千指而得甘泉焉。此真化工之丝竹者也。”以望霓声中舒眉苦雨的心事,衬出忧民之情。

第三句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当阶蝼蚁亦愁思”,寓情于物,当阶的蝼蚁,当门的班鸠,甚至于蝼蚁和班鸠都在为陈留的久雨发愁,何况多愁善感的主人公呢?诗人以景物衬人,就给全诗带来了更深沉的忧伤气氛。

末两句说塞垣(边疆)金鼓四起,助人到滂沱大雨中来;而江蓠(一种香草)枯黄,鱼龙何处吟唱?这是以想象中的陈留边疆战鼓阵阵、抗敌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豪迈气概和实际上黎民悲苦、社稷无虞的反差情景,来抚慰一下惆怅万状的主人公悲怀的感情。“安避暑”“助沾襟”以动显静;对仗精工,“空”有干钧之力,用“黄尘满”表现了对这场该死的旱灾的指斥,语言上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诗的情感沉郁悲怆、哀怨苍凉;诗的意象却奔腾雄壮、热烈昂扬。读这首诗你会发现诗人驾驭素材的能力是十分出色的。

综上所述,《闻旁郡雷雨》一首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把深刻的主题表达出来,使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性。整体赏析深入细腻,符合实况与主题,是首优秀的咏物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